你有實習的經驗嗎?
實習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麼?
你的實習經驗有讓你更容易找到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嗎 (或是任何面向的幫助)?
大學期間我除了參與校內外社團、擔任幹部/總籌等角色,我參與了兩項有趣的實習計畫,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 #我的實習經驗 ✨
對我而言,實習除了可以替未來的職涯做準備,更重要的是可以儘早排除自己不喜歡的職涯選項。
我的第一份實習是在學生創投組織 Rookie Fund,主要的任務是與其他學生投資人一同研究有潛力的新創團隊,並擁有 60 萬台幣的天使基金去投資兩支早期的新創團隊。實習期間我訪問了許多新創 founders 及參加了多場天使投資人的聚會、加速器的 Demo Day,也種下了我想加入新創團隊的芽 🌱
第二份實習我選擇在大學畢業後的暑假前往 ... 泰國曼谷 🇹🇭 ✨ 老實說當時的實習職務我已經沒什麼印象,記憶中只留下了炎炎的夏日 、莊嚴的廟宇和酸辣的風味。短短兩個月的暑期實習也許對我的職涯沒有直接的影響或幫助,但這段期間讓我的身心靈充飽電,為踏入職場做好充足的準備!
近幾年由於疫情肆擾,聽到不少應屆畢業的學弟妹打算透過延畢或是讀研究所的方式來延緩進入職場的時間。建議在學生除了可以更積極地參與校內外社團 (擔任幹部)、進行個人專案 (打造作品集),相信「實習」是可以幫助新鮮人提升求職成功率的最佳解法之一。
你也有酷炫的實習經驗嗎? 快來跟大家分享吧!
和大家分享你的 #2022ProudMoment ✨
恭喜 Ries Enya Yurike 成功戰勝難搞的眼線,也恭喜我自己在 2022 年上半被升職為 Associate Marketing Manager!
「時間不夠」總是你在工作或讀書時的痛點嗎?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認為 #實用的軟體工具,一起來提升效率和生產力 💪
作為一個頑固的守舊者,我對於新的發明或技術常抱持著不信任的態度,但不得不說這個工具真是讓我愛不釋手:OneTab。
OneTab 是一個可以分批收納分頁的 Chrome plugins。最常使用到的情境是於工作需要暫時告一個段落,之後再繼續進行時,可以先將開啟的分頁一次收納起來,下次便可以一次打開,輕鬆地接續先前的工作進度,快速進入狀態!OneTab 也可以分類和鎖定分頁,如此可以快速地找到常用的頁面,或是將之後想重複閱讀的頁面收藏起來。
你也有推薦的 #實用的軟體工具 嗎?快來跟大家分享吧!
【同場加映】
1Password:
1Password 是一個密碼管理 (儲存、產生、共用) 的軟體,很適合記憶力如金魚一般的人!
Gmail 自動分類收件匣:
Gmail 收件匣會自動把郵件分類為「主要 (Primary)」、「社交網路 (Social)」、「促銷內容 (Promotions)」、「最新快訊 (Updates)」、「論壇 (Forums)」,在這個垃圾信滿天飛的時代很實用!
Slack:
Slack 是一個通訊軟體,除了常見的頻道、多人群組、一對一聊天室,還可以整合串接其他工具 (如:Google calendar, Github, Trello 等),同時有「提醒我」、「排程訊息」、「討論串」等實用功能,很適合團隊間的溝通、協作。
希望以上的工具會對你有幫助 ✨
So true!
Accepting the fact that you're vulnerable and learning from it is the first step to become a stronger self ✨
和大家分享近期讀到一本好書 📖 #好書分享
很慶幸也很感謝自己在大學畢業後重拾愛看書的習慣,把一天最清閒時間 — 早晨和晚上(有時是閒逸的週末午後) — 都留給了書籍。閱讀時我不求快,兩年多來在大量的咖啡因以及糖分的伴隨下,咀嚼了 30 多本書的文字,其中除了散文、小說、傳記,也有不少是暢銷的個人成長書籍;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
雖說我並不完全認同書中所有的理念和價值觀,內容展開的方式也不脫離個人/心靈成長書籍常見的形式(透過情境和對話的方式),然而書中幾個觀點著實對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時不時會在腦海中指引自己的思想和情緒。
-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爲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 「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着這個事情所編造的故事。」
-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當外界有任何東西觸動你時,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觸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
作為一個敏感、時常「想太多」的人,書中的這 3 段話對我有很深遠的影響,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內心有多少的不愉快和不諒解都是自己創造(虛構)出來,源於我們從小到大的經歷以及培養出的價值觀。
眼見真的為憑嗎?其實並不是。每一秒大腦需要處理數千億位元的資訊,然而真正被感知到的僅只有其中的數千。根據個人的認知和價值觀,我們選擇性地去看待和描繪事情的樣貌,並賦予其意義。我們如何解讀和詮釋一個中立訊息/事件,深深地影響我們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與互動,以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賦予自己什麼樣的價值。
感謝 藍雲瓅 的推薦,讓我認識這本書,讓我更有意識地在每個思考的當下,去審視自己有哪些認知上的偏差以及未了結的情緒,不再徒增心理上的痛苦。
你也有一本印象深刻、對你影響深遠的書嗎?歡迎加入主題討論,和大家分享你喜歡的一本書吧!(別忘了在貼文中加上 Hashtag #好書分享,與更多人一起參與主題討論唷!)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在你的生命中,也存在著那麼一句支持、陪伴著你的話嗎?(CakeResume 每週的主題討論實在是太有趣了!)
讓我感動及受到鼓勵的話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我選擇跟大家分享我個人座右銘靈感來源的一段話 (說好的一句話呢 😆)
“I can never be all the people I want and live all the lives I want. I can never train myself in all the skills I want. And why do I want? I want to live and feel all the shades, tones, and variations of mental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possible in my life.”
這段話是出自於美國詩人/作家 Sylvia Plath。「 我永遠不可能成為所有我想要成為的人,或過所有我想要過的生活。 我永遠無法訓練自己掌握所有我想要的技能。 我為什麼要? 我想體驗和感受生命中所有可能的陰影、色調和變化。」也許 Sylvia Plath 在寫下這段話時的心境是憂鬱、無奈、自我懷疑的,而我在閱讀這段字句時的啟發卻有所不同。
相較於「活在當下」,我更喜歡透過「積極體驗、創造回憶」來詮釋我的生活哲理。每一個分秒都有機會成為珍重、難忘的過去 (回憶),而這個機會全取決於當下個人做的決定和採取的行動。也許就如 Sylvia Plath 所說的,由於時間、資源的限制,選擇的繁多,我無法踏上每一趟旅程、欣賞每一道風景。儘管如此,我選擇無畏地體驗和嘗試,只為了在我的故事本上留下動人的篇章,待來日細細咀嚼、反覆品味。
My motto: Creating memories is the mission of life.
看到近期 CakeResume 社群上 #連假收心 的主題,我第一時間的想法是,其實不只是遇到連假需要收心,每天上下班的心情轉換、調適更是重要,畢竟這是大部分上班族一週五天必經的日常。
和大家分享我平時如何透過心態和習慣的調整,幫助自己不在每天起床就面對「不想上班」、「心好累」的情緒,同時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愉悅。
1. 於週間下班時間安排有趣的行程
多數人會在週末或長假後感到心情格外鬱悶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習慣將所有值得期待、有趣的事情都安排於假期,而將上班日定義為「令人壓抑、索然無味」的時間。
我則喜歡在週間安排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論是長期參與或是一時興起的行程,都會讓我對新的每一天充滿期待。
不妨試著在週間幫自己安排一堂舞蹈課、瑜伽課,或是來個攀岩體驗吧!
2. 透過音樂和生活習慣建立儀式感
除了在週間安排讓自己期待的活動,透過各種生活中的大小習慣來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秩序,也是避免心情有過多浮動的方法之一。
《原子習慣》一書分享了不少協助習慣建立的技巧,例如透過將「想要」的行為與「需要」的行為做連結,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我個人的案例便是透過將早餐和閱讀做綑綁/連結,成功地養成早上看書的習慣。
此外,透過音樂來幫助自己進入不同的情緒、狀態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妨試著幫自己建立早晨、通勤和睡前的音樂歌單吧!
除了上述兩個方式,最核心的就是調整自己對於「工作」、「上班」的心態。不再將上班視為浪費時間、生命的苦差事,而是個人成長和學習的途徑吧!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閒暇的時候『聽』什麼 🎧
近幾年 Podcast 在台灣開始風行,不少通勤族在上下班時間透過 Podcast 吸收新知。但我一直都不是忠實的 Podcast 聽眾,原因除了我個人習慣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因此比較少有適合的時機收聽;習慣有圖片、畫面輔助資訊的接收;或是傾向選擇聆聽療癒人心的音樂。
此外,我也認為相較於 Podcast,透過 Youtube 能更有效率的搜尋到感興趣或有需要的內容。
因此,當我我在進行不太需要動腦的事情時 (如:打掃房間),我會選擇內容有趣且 inspiring 的 Youtube 影片,且通常是沒有畫面也能夠輕易接收的資訊、內容。
分享近期聽到蠻有感的 12 (Stoic) Questions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影片,其中提出 12 個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更頻繁用來審視自己的決定、想法的問題:
1. Who are you spending time with?
2. Is this in my control?
3. What does your ideal day look like?
4. To be or to do?
5. If I am not for me, who is? If I am only for me, who am I?
6. What am I missing by choosing to worry or be afraid?
7. Are you doing your job?
8.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9. Who is this for?
10. Does this actually matter?
11. Will this be alive time or dead time?
12. Is this who I want to be?
你平時都聽 👂 什麼呢? 也和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