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要懂什麼?必備軟硬實力、職涯前景一次看!

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要懂什麼?必備軟硬實力、職涯前景一次看!

在現代電子產品中,類比 IC(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就像是我們的耳朵,扮演著將真實世界的連續訊號轉化為數位訊號的重要角色,廣泛應用於音訊、電源管理、感測器與通訊系統等領域。與數位 IC 專注於邏輯運算不同,類比 IC 的設計強調精準度與穩定性,為設備的性能提供關鍵保障。

如果你對電路設計充滿熱情,或希望探索技術與實務結合的多樣化挑戰,那麼類比 IC 工程師可能是一條值得深入的職涯道路。在本文中,我們將帶你認識類比 IC 的核心原理,剖析數位 IC 與其間的差異,並深入探討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類比 IC 工程師,包括必備技能、工作內容與未來發展方向。千萬不要錯過!

一、類比 IC 設計基本概念與應用指南

類比 IC(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是用於處理「類比訊號」的電子元件,此類訊號像波浪一樣連續變化,如光、聲音、溫度、壓力等來自現實世界的訊號。類比 IC 的主要功能是將此類類比訊號放大、過濾、混合、調節或轉換等,常見實際應用包含:

  • 音訊放大器:將訊號放大,確保訊號能清楚傳遞或接收。例如無線電對講機、手機等通訊設備以及音響設備,都會用到音訊放大器來確保訊號品質與音量。
  • 電壓與電流調節器:將輸出的電壓或電流「穩定住」,即使輸入電壓有上下波動,也能維持在設計好的條件下固定輸出。例如:手機充電器、電腦電源線等電源供應系統。
  • IC 訊號轉換器:把「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稱為 A/D 轉換(ADC)。必須將現實世界的聲音、溫度、光亮度等類比訊號轉成可用 0 和 1 表示的「數位訊號」,才能在數位世界進一步處理。例如:麥克風輸入到電腦錄音、無線電等。

類比 IC 與數位 IC 比較

類比 IC 和數位 IC 功能差異在於類比 IC 能精確測量、放大及轉換真實世界的連續訊號,而數位 IC 能執行各種運算、控制及儲存功能,適合大量邏輯處理與高速運算。兩者基本比較如下表:


類比 IC(Analog IC)
數位 IC(Digital IC)
訊號特性
連續性訊號,數值隨時間變化
離散訊號,以 0 或 1 表示
電路元件
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
以邏輯閘為主
精確度
容易受到雜訊、外界溫度變化等影響,需經過仔細設計、過濾或校正
對雜訊容忍度較高,小範圍的干擾通常不會造成 0 與 1 的判斷錯誤
複雜度
設計時需考慮連續變化與環境干擾,對精確度要求高
可執行大量邏輯運算,設計複雜處在於需將多邏輯功能整合在同晶片上
應用範圍
音訊放大器、感測器讀值、類比濾波器、電源供應器的訊號調節等
微控制器(MCU)、記憶體(RAM/ROM)、電腦 CPU 等

在現代電子系統中,類比 IC 和數位 IC 通常是互補、緊密結合的。以洗衣機為例,類比 IC 負責將溫度、水位、壓力等訊號轉換為「準確且可用」數位訊號,輸入給數位 IC;數位 IC 再接手類比 IC 提供的數據,透過程式邏輯及演算法做出各種決策,如此一來類比 IC 就可以幫助洗衣機判斷水位是否達到設定高度,再決定是否繼續加水。

類比 IC 設計挑戰

由於上表提到類比 IC 易受雜訊、溫度等影響、對精確度要求高,類比 IC 在設計電路元件本身的複雜度確實高於數位 IC,設計時需面對 3 大難題:

  • 確保連續訊號精準度: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造成類比 IC 整體失真,設計時需仔細評估、補償和校正。
  • 降低雜訊干擾:類比 IC 不只易受環境影響,各元件也可能互相干擾,在佈局設計應多加考量寄生效應、電磁干擾(EMI)、散熱等常見因素。
  • 過程需經反覆模擬、重新調整:類比 IC 會先以軟體來模擬電路,模擬數據符合需求後才會進入實體佈局設計步驟;如果不符合則需要不斷重新調整,佈局後也可能需要再模擬,甚至從頭再來一次。

二、想進入這個領域嗎?盤點 8 個設計工程師必備技能

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主要負責設計、開發類比電子晶片的電路和系統,常見工作內容為:

  • 研究、開發、設計類比 IC 電路
  • IC 設計專業軟體工具模擬
  • 佈局電路、測試和驗證效能
  • 分析、解決設計或製程中與需求不符的狀況
  • 不同團隊或廠商協同設計工作

根據 iCAP 職能發展應用平台列出的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職能,總共有 8 項必備技能:

硬實力(基礎知識與技能)

  1. 電子、積體電路核心知識:精通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等和各類電子元件特性,以掌握電路設計原理和方式、訊號處理等核心技術。
  2. 半導體製程原理:了解半導體製造流程、技術及元件對電路性能的影響,以預先減少雜訊干擾,也方便與製程工程師溝通。
  3. IC 設計和模擬工具:熟悉 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Virtuoso / Spectre / HSpice 等常見工具軟體),以進行電路設計和模擬。
  4. 數位邏輯分析和系統設計:IC 設計常有混合訊號設計需求和不同電路串接,必須有全面性理解,才能確保彼此相容和一致性。
  5. 程式設計:了解 MATLAB / Python 等程式語言有助於數據分析和自動化重複性的任務,提升工作效率。

軟實力

  1. 問題解決與創新能力:能分析思考、找出問題,並開發新的解決方案。
  2. 注重細節:對數據有高度敏銳性,有助於面對複雜、對精準度要求高的類比訊號電路。
  3. 溝通協調能力:能有效與跨職能團隊合作(如:IC 佈局工程師、數位 IC 工程師)、協調協同設計工作。

三、職缺、未來發展潛力一次看!

在 AI 技術快速演進的時代,類比 IC 設計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展現出更強大的成長潛力。根據 Lucintel 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4 至 2030 年間,全球類比 IC 市場預計將以 6.8% 的複合年成長率穩健成長,其中又以消費性電子、汽車和工業市場的應用最被看好。

想儘早搭上類比 IC 的浪潮?或想加入台積電德州儀器等頂尖半導體公司?快上 Cake 探索相關職缺,了解職務需求與工作待遇!

推薦職缺

延伸閱讀: IC 設計產業都是高薪職缺?想應徵 IC 設計工程師要具備哪些技能?

3 Benefits of Subscribing to Cake's Newsletter

  • Bi-weekly newsletter updates
  • Industry trends and skills recommendation
  • Latest job openings and job search information
Newsletter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什麼是銀行 RM、ARM?法金與企金都在做些什麼?

銀行業的職位基本上可以分為「個人金融(個金)」及「企業金融(企金)」兩大類,其中企金又被稱為法人金融(法金),像客戶關係管理、企業投資規劃專員就是屬於企業金融的範圍。 本篇文章將介紹 RM 和 ARM 這兩個隸屬於「企業金融」的職位,包含工作內容、 RM 和 ARM 的職務差別、薪水與面試技巧等,希望幫助想要踏入金融產業的大家順裡找到想要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