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工作適合你嗎?職涯規劃 3 關鍵:找工作、選擇 Offer、離職/轉職

專職規劃三關鍵

「剛拿到三個 Offer,很煩惱要怎麼選擇才是最好的?」

「大家都很羨慕我找到一份好工作,薪水高、發展性又強,但我卻不覺得開心,又說不出為什麼......」

「在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抱著『就試試看吧!』的心態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做到現在 2、3 年了,開始猶豫該不該在這個領域和職位上繼續發展。」

這些類似的情境,每個人一定或多或少都曾在職場或選擇工作時遇到,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性地分析、做決定,反而容易被外在的聲音或潮流趨勢影響。

如何做出長遠的職涯規劃?選擇工作時該考慮哪些要素?這篇文章將透過工作中常見的三大問題,和你分享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



職涯規劃 Step 1: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先問這 6 大關鍵問題

職涯應該要「由內而外」去規劃
職涯應該要「由內而外」去規劃

一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經常搞錯順序,會直覺地用外在的條件去判斷,像是公司規模多大、薪水多高等等,但其實職涯應該要「由內而外」去規劃,先從自己的特質和價值觀出發,再進一步觀察外在因素,也就是工作本身的條件,才能知道哪些條件是可以滿足你的。

首先,從「個人」層面出發,你可以參考這三個問題,問問自己,找出心中的答案。

1. 我喜歡做什麼?什麼是我的興趣?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把興趣當工作,但它可以是決定職涯的參考方向,知道自己對什麼類型的事情感興趣,就比較有可能在那個領域待得比較久、持續精進;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也可以透過「刪去法」找到方向,從自己絕對不喜歡的事情之外,慢慢摸索出職涯方向。

而興趣指涉的範圍很廣泛,可以是畫畫、游泳、登山,也可以是「和人互動」、「和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或者「在有限的資訊中推理、找出邏輯」等等。

2. 我擅長做什麼?

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之後,還要了解自己的專長和實力在哪裡,畢竟選擇職涯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就算你再喜歡一件事情,如果沒有能力、做不來,它也不可能成為你的長久職涯選項。

實力可以分成硬實力和軟實力。

硬實力就是你的專業技能,像是 coding 品質、數據分析能力、設計功力等等;而軟實力則是每份工作都可能運用到的能力,有許多與人際互動相關,像是團隊合作的能力、溝通表達、領導力和思辨能力等等。

如果你可以在一份工作中,經常發揮你擅長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工作內容也在你的興趣範圍內,那麼這或許就是適合你的工作。

3. 對我來說,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最容易影響我們選擇職涯的關鍵性因素。有人工作的意義,是為了持續成長;有人工作的意義,是單純為了賺錢,選擇在其他地方滿足自己的興趣;有人則是為了理想而工作。

要理清工作對於自己的價值,經常需要回溯到自己身上,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才能真正明白該把握哪些機會,哪些機會則應該果斷地捨棄。

以個人層面來說,要判斷一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就可以從以上這三個標準去思考,工作內容是不是在你的興趣範圍內?在這份工作中,可以發揮自己擅長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嗎?這份工作能滿足你心中的價值嗎?

延伸閱讀: 畢業後該就業還是進修?4 個標準幫你找到解答

考慮完個人層面的因素後,你或許對於職涯的發展方向已經有個大概的輪廓;接下來,還需要對照「外在因素」,也就是工作本身的條件,往下篩選哪些工作符合你的個人特質和能力,一樣有三個指標可以參考。

4. 我要做什麼工作?

從職業、工作職位、個人層面的三項指標,可以發現我們喜歡的領域和工作型態
從職業、工作職位、個人層面的三項指標,可以發現我們喜歡的領域和工作型態

這是最直接的職涯選項,也就是你的職業、工作職位。根據前面「個人」層面的三項指標,可以發現我們喜歡的領域和工作型態,對自己想要或適合發展的工作,也應該能夠浮現一定的輪廓,刪去那些不適合、不喜歡的,剩下的就是可以發揮的職涯機會。

5. 企業文化和主管風格是什麼?

事先調查企業做事的風格、主管通常都怎麼帶人,和自己的興趣、能力專長和工作價值符不符合,才能讓職涯方向更準確。

有些人喜歡一群人合作的團隊感、也樂於衝刺事業,喜歡冒險和挑戰,或許就可以朝新創公司發展。有些人喜歡按照清楚的規範做事,也在意健全的公司制度,那麼已經具有規模的企業可能就比較適合。

主管風格也會是影響工作上成就感、滿意度的因素之一。你喜歡手把手帶人、清楚交代事項的主管,還是放手讓你發揮、需要自己摸索的領導風格,都是在選擇工作時需要考慮進職涯的重點。

6. 我適合在什麼樣的環境工作?

這裡的環境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大環境對產業的影響比方說,AI 相關產業現在正看漲,工作機會和待遇或許比較令人期待;但旅遊產業在最近這一年都業務緊縮,縮減了工作機會,薪水可能也不如理想。

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工作型態,有些工作可以朝九晚五,有穩定的上下班時間;有些職位則需要在例假日輪班,才能夠維持營運;而有些工作因為產業性質則需要經常加班。或者是,明明是同樣的工作職位,在 A 公司中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獨立作業,但在 B 公司中卻需要經常與人互動溝通。

所以如果正在規劃職涯,可以先針對心儀的產業領域、工作環境做些調查,明白產業的趨勢,也同步檢視自己的個人特質比較適合哪些產業的工作環境。


職涯規劃 Step 2:工作選擇障礙?兩步驟表格理性分析職涯

儘管已經了解自己在職涯上適合哪種工作模式、有哪些優勢和能力,但當面臨多個工作選擇時,我們往往還是被直覺牽著鼻子走——「感覺」這家公司的主管跟我比較合,雖然薪水比較低,但還是可以接受 Offer ;或「我覺得」這家公司很有發展性,雖然可能會需要加班、犧牲休假時間,不過拼一下就可以熬出頭。

每個人在做決定時,心裡的那把尺都不太一樣,有些人重視薪水、有些人重視產業發展性、有些人希望遇到適合的主管,所以就算諮詢了身邊的人,也有可能因為完全不同的建議而苦惱,讓我們更難以作決定。

所以重要的是自己怎麼想。你現階段想要拼事業嗎?還是在乎工作與生活要保持平衡呢?薪水高低影響你選擇工作的程度有多高?

延伸閱讀:  面試上了然後呢?錄取之後你應該做的 7 件事情

首先第一步,把自己在乎的各項工作條件列出來,可以參考上個段落的六個問題,像是工作內容、薪水、公司產業(環境)、工作地點、主管風格、其他福利等等。接著,再根據你在意的程度,透過權重方式排序,就可以清楚知道哪一份工作對於現階段的你來說,會是最適合的。

舉例來說,小陳是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希望能在台北的科技企業工作,加強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他也願意投入較多時間在工作上。

小陳正在三家公司之間猶豫——A 和 B 公司都是科技業,A 的工作內容較繁雜、要從小事做起,初期不會直接開始數據分析的工作,但薪水較 B 高;而 B 的薪水較低,但休假多、也能直接加入專案合作;C 公司雖然不屬於小陳原先鎖定的科技業,但主管風格彈性、好溝通,是他在三者之中最喜歡的,工作內容也與數據分析直接相關,只是薪水是三者中最低。

乍看之下,可能會覺得選擇困難,但其實只要將這三家公司的條件列表,分別依據各項條件評分,再依照加權的比重算出每家公司的綜合分數,就能夠幫助小陳決定。

對小陳來說,他心中各項工作條件的權重排序是公司產業*5、工作內容*4、薪水*3、主管風格*3、工作地點*2、其他福利*1

小陳心中評比,括弧內為小陳依據自我職涯規劃的喜好程度排序,最後計算出 A 公司 37 分、B 公司 45 分、C 公司 33 分
小陳心中評比,括弧內為小陳依據自我職涯規劃的喜好程度排序,最後計算出 A 公司 37 分、B 公司 45 分、C 公司 33 分

所以根據最後計算的結果,會發現 B 公司是小陳現階段的最佳選擇。


職涯規劃 Step 3:離職、轉職前,該思考哪些事?

在長久的職涯中,每個人一定都會遇到離職,或想要轉換跑道的狀況。不論你是要離職或轉職,其實都源自於「想要改變現況」的想法,但在真正下決定之前,建議你可以先思考這兩件事情。

1. 釐清想要離職 / 轉職的原因,不要在「情緒」下做決定

為什麼想要離職或轉職呢?是因為在這份工作中,學習成長已經到達天花板了嗎?或者離開後可以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還是找到了自己更喜歡、更願意耕耘的領域呢?

不管原因是什麼,都要記得千萬別在一時的情緒下做決定。有時候你可能只是很累了,需要休息,卻將這股情緒誤認成需要離職或轉職,在這種倦怠、低落的狀態中,反而會導致你的判斷失準,也不利之後的職涯選擇。

先讓自己沈澱下來,思考你原先認為的問題,是不是能在你離職或轉職後解決?還是你只是想要逃避問題?釐清真正的動機,才有辦法選擇對的方式解決。

延伸閱讀:  不想上班怎麼辦?4 步驟擊退職業倦怠,找回工作熱情!

2. 給自己一點退路:考慮過渡期,先盤點手邊的學習資源和人脈

做出轉職 / 離職的決定之後,先不要急著馬上離開原本的公司,給自己多一點過渡和轉換的時間,畢竟找到新工作要花時間,轉職到新的領域,或是應用新的技能也會需要時間熟悉。

不論你是決定要離職或轉職,都要有意識地在目前的工作上累積作品,也要回頭觀察自己在工作上的優勢和盲點,調整狀態,才能夠在求職時具備足夠的說服力。

另外,如果你計畫要轉職,可以在尚未離開原本的工作時,慢慢移轉自己的工作內容,也可以順便檢視自己是否能夠適應新的職涯方向,假設公司內部有相關的專案,就可以主動爭取參加,甚至先申請輪調,試試水溫。

又或者是,透過身邊的人分享,或參加線上課程、線下的分享講座等方式,提前了解想要轉職的領域需要哪些技能,與實際接觸過該領域的人的說法,除了幫助你了解可能會遇到的真實工作狀況,也可以借機建立人脈連結。


長遠的職涯是動態選擇:向內檢視、向外追尋

職涯就是我們動態選擇的結果,並不是到了某間公司上班、做到什麼職位就會結束
職涯就是我們動態選擇的結果,並不是到了某間公司上班、做到什麼職位就會結束

其實職涯就是我們動態選擇的結果,並不是到了某間公司上班、做到什麼職位就會結束,而是一個彈性的方向,我們只能依據每個階段的不同狀態和能力,做出當下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希望用這篇文章提醒自己和職涯路上的每個人,不要忘了時時向內檢視自己,彌補不足、強化優勢,聽自己心裡的聲音,走自己的路比什麼都重要。

如何快速做出好閱讀的履歷? Cake 的編輯器免費提供多種模板,幫你輕鬆做出排版精美又易讀的履歷。

3 lợi ích khi đăng ký nhận thông báo từ Cake

  • Không bỏ lỡ tin tức nổi bật
  •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nghề nghiệp
  • Khám phá việc làm mới nhất
Newsletter

Các bài viết khác bạn có thể quan tâm

Bài viết liên quan mới nhất

DISC 人格測驗是什麼?一解 DISC 測驗,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DISC 人格測驗是許多企業為了快速了解求職者的性格而採用的測驗之一,再利用 DISC 測驗結果進行工作上的內容分配。本篇將會向大家說明 DISC 測驗是什麼,以及企業或個人該如何運用 DISC 測出的人格特質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