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 調查報告:台灣員工指職場「6 大現象」不夠 DEI!

DEI 調查報告:台灣員工指職場「6 大現象」不夠 DEI!

在企業追求 ESG 或 SDGs 目標的永續發展進程中,DEI 多元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核心目標。不過,工作者有育嬰假卻不敢用、缺乏歸屬感或心理安全感等現象,卻被指出仍在職場中存在!本文從 6 大面向切入說明 DEI 待改善的關鍵領域和常見障礙,供雇主作為創造 DEI 多元共融工作環境的參考。

一、DEI 多元共融挑戰:心理安全感不足

跨足產業、政府及學術界的多元共融生態系平台女人迷 Womany 聯合台灣三大人力資源平台,包含 Cake 在內,共同搜集超過一千名台灣專業人士的廣泛調查,推出最新的《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報告,對台灣企業組織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成績評估,報告結果指出 6 個待改善的關鍵領域,為企業組織的領導者與人力資源工作者,提供打造 DEI 多元共融職場具體的行動洞見。

這次 DEI 報告指出,只有 9.9% 的工作者在職場中完全有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與團隊的開放性、透明度和互信有著密切關聯,心理安全感缺乏不僅抑制員工的積極性和生產力,也成為企業持續成長的障礙。調查中一些員工反映因外貌、年齡或性別等原因遭到歧視。這樣的環境下,員工難以表達真實想法,導致創意和異議的沉默,都形成了 DEI 的限制。

其中報告也揭露,女性完全擁有心理安全感的比例最低,低於男性約 2.2 倍,凸顯性別在心理安全感的體驗中扮演顯著角色,指向女性在職場上可能面臨較多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性別刻板印象、不公平的機會、缺乏支持、工作與家庭壓力等,說明女性對於相關 DEI 措施有更多的期待。

DEI 多元共融挑戰:心理安全感不足
DEI 多元共融挑戰:心理安全感不足

二、DEI 多元共融挑戰:歸屬感缺失

僅 16% 的工作者認為在組織中高度擁有歸屬感。歸屬感是人們感到自己被接受、價值被認可和與同事建立聯繫的基本需求。相關數據指出,當員工感受到歸屬感時,他們的投入度和工作滿意度會有顯著提升。可見 DEI 多元共融可以作為一個兼顧勞雇雙方的策略,用以提升企業組織整體的產能表現。

DEI 360° 職場新知:加入多元共融宇宙

新世代工作者都想找一份 DEI 工作 —— 想了解更多精選的 DEI 企業、DEI 職缺資訊嗎?都在《DEI 360° 職場新知》和《DEI 多元共融人才職缺專區》,邀請你一起跨入職場多元共融宇宙!

三、DEI 多元共融挑戰:職場隱性障礙 —— 微型歧視

微型歧視(或稱「微攻擊」)普遍存在於職場,前三名普遍的微型歧視包括對「身形外貌」、「年齡」、「婚育狀況」的偏見,這些歧視行為破壞了員工的心理安全感和歸屬感。例如,有員工反應被質疑專業能力,或因身材被同事評頭品足。這些現象都屬 DEI 可以管轄的範圍,公司長期的文化風氣也將間接影響員工去留。

延伸閱讀: DEI 多元共融是什麼?揭秘 DEI 對企業的重要性!

四、DEI 多元共融挑戰:情緒勞動過多

58.6% 的工作者表示承受過多情緒勞動,過度的情緒勞動導致職業倦怠、壓力累積,影響心理健康。如同事間的責罵、主管在非工作時間的不當訊息等,均為情緒勞動的例子。而根據人力資源平台的最新數據,截至 2023 年 7 月,僅有 0.2 % 的公司在福利政策中提及「員工身心健康」政策,0.3% 的公司提及「員工協助方案(EAP)」政策。這些現象都直指 DEI 強調的平等、包容仍未充分體現於職場,員工的「內在狀態」需要更大程度的被照顧到。

五、DEI 多元共融挑戰:近半數工作者對請育嬰假猶豫與恐懼

台灣高達 45% 的有育嬰需求的員工對於請「育嬰假」感到不確定或害怕,這些政策未能被充分利用。其中,擔心職涯發展、同事主管不支持等問題是員工不敢請假的主要原因。在 DEI 基礎尚未建立完全時,雇主必須注意這些現象是否已影響到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DEI 多元共融挑戰:近半數工作者對請育嬰假猶豫與恐懼
DEI 多元共融挑戰:近半數工作者對請育嬰假猶豫與恐懼

六、DEI 多元共融挑戰:溝通與領導能力仍有優化空間

員工期待組織加強同理心/化解衝突的能力、提升心理安全感與韌性、加強主管領導者的共融領導能力。有效的溝通技巧和領導者共融領導能力,被視為建立正向職場文化的關鍵,也是營造職場 DEI 氛圍相當重要的一環。

綜合這些趨勢,《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指出,企業應積極建立一個心理安全和鼓勵創新的 DEI 工作環境。包括提供全體同儕教育和培訓,培養個人心理韌性,讓所有成員無論性別認同如何,都能感受到尊重並願意開放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雇主、企業領導者也需積極介入,識別和處理微型歧視行為,通過強化員工培訓和制定溝通準則來消弭無意識偏見。此外,企業也應公開支持員工生育福利政策,鼓勵領導者帶頭請育嬰假,提供多元化生育支持計劃,消除職場對婚育的歧視,並提供彈性工作安排,以創建全方位 DEI 的工作環境。

透過這些 DEI 策略的實施、將多元共融貫徹於工作環境的方方面面,企業將能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促進健康積極的職場文化,保持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

本文授權轉載自《女人迷》:育嬰假竟是職場禁忌?近半數員工有育嬰假不敢用!

作者《女人迷》

Womany 女人迷自 2011 年創立以來,致力提供多元視角的對話平台,多次代表台灣於亞太經合會議(APEC)發表關於女性經濟賦權議題及分享台灣成功經驗,2019 年入圍由聯合國(UN)日內瓦計畫創立的全球性獎項 WSIS Prizes,2022 年率先推出結合在地及國際視野的「DEI 多元共融願景獎」,並發布台灣首份 DEI 策略白皮書,集結民間與產業數據,目的是深入洞察人才需求,推進企業組織在 DEI 方面的策略落地,亦參照聯合國的 SDGs 永續目標,引導組織提升其 ESG 表現,確保人才策略的永續發展。

訂閱 Cake 人資週報,獲得:
  1. 雙週一篇趨勢新知
  2. 每季一本電子書
  3. 行銷招募的系統化做法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People Operations
Feb 3rd 2025

服務證明書大全:服務證明書範本、開立方式、和離職證明書差別?

服務證明書是什麼?勞工求職時,除了履歷,也可以提供「服務證明書」,證明自己過去受雇於雇主的工作經歷和年資。本文將介紹服務證明書的意義、法源依據,並解釋勞工在何時可向雇主要求開立服務證明書,以及雇主應在服務證明書上記載哪些內容。最後,也附上有關服務證明書的常見問題和範本,供勞資雙方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