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健檢有用嗎?一個畢業生的生涯健檢體驗分享

每個人在生涯的不同階段中可能都會有許多求職、轉職、工作規劃的煩惱,大部分人會上網查資料、去書店翻書,或和前輩朋友討論。除此之外,最近慢慢興起的「生涯健檢」諮詢服務也是某些求職者會考慮的方法,如果你還沒有聽過,或是曾聽聞卻不知道細節、想進一步了解,這篇體驗文章將提供一些心得參考。


本次體驗「生涯健檢」服務以前,已在網路上聽聞這樣的諮詢服務,也有蠻多客戶現身說法。剛好適逢畢業,對職涯方向有些迷惘的時期,便在朋友推薦下預約了Sandy的生涯健檢諮詢。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好奇這位Sandy到底是什麼背景,能夠這樣自行創業當職涯顧問的角色?她過去在獵頭公司有8年的服務經驗,主要科技業領域,但是工作過程中也接觸了其他多項職業領域,透過8年來與不同行業中高階主管談工作的經驗,累積出一套對於職場、職涯甚至人生規劃的邏輯思路,進而創辦了這樣的公司,提供諮詢服務。

生涯健檢全程約2.5小時,它並沒有預設要解決的問題,而是與參與者的溝通,了解你在意的面向,例如職涯、工作規劃,並提供產業相關資訊和HR的觀點給你參考。見面前,Sandy會希望諮詢者提供自己的履歷、背景以及現階段最在意的問題,描述地越詳盡越好。到了見面當天,她會以上述背景資訊作為切入,和諮詢者做初步的會談,大約一小時。更深入瞭解諮詢者的期待以及現況後,就拿出電腦與紙筆開始進行生涯健檢,大約1.5小時,所以全程會是2.5小時左右。

時間來到體驗當日,聊完一小時個人、家庭、工作背景資訊後,就開始生涯健檢。程序上,首先以一個電腦螢幕畫面為開場,上面有四五十個名詞像是「財富、快樂、成功、家庭」等等,她會請諮詢者選出最看重的十個字詞並且排序。而後針對每個人的排序結果進行一連串的細節討論。接著是「心智圖」討論,Sandy會給諮詢者一張白紙,在中間寫出名字,往外的圓圈是最在意的幾件人生事情,可能是事業、成就、興趣等等,再來是這些事有什麼目標、如何達到、衡量指標是什麼、期限多長等等。

由於個資保護和隱私考量,圖片經過模糊化處理。

以我本日體驗的心得來說,Sandy的服務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犀利精確:並不是那種志工關懷式的溫馨討論,而是會有許多現實面分析(可能會很殘酷,但很受用)
  2. 資料庫豐富:擔任過8年的獵人頭,在諮詢過程中有許多例子可以旁徵博引,對不同業界的資訊也涉獵頗深
  3. 很會說故事:Sandy不太會用說教的方式來提點諮詢者要怎麼做,而是會舉例某本書、某個客戶(會幫客戶隱匿個資的情況下)、或自己的例子,生動地描述她想說的概念

詳細點說,從我與她會面開始,就明確感覺她對我提供的個人資訊有做功課,對我的工作產業也有特定研究,那種研究並不是一個門外漢式的粗淺介紹,而是能舉出業界有哪些公司、他們的商業模式、他們的營運及獲利概況、他們的問題等等。再者,當我們談到一些話題時,她也會舉之前客戶的例子來分享,某產業的薪資天花板在哪裡?做到哪個年紀之後幾乎不會再往上升了?這些細節她都非常了解。

再來就是她會提點你可能沒有想過的面向,舉例而言他分享某個諮詢者曾問他要怎麼出國工作,她回答以那位諮詢者的產業來說,除非在歐美當地就學接就業,否則在台灣繼續做下去是不可能的,不如把目標改成考國外的學校、或是以台灣工作為主。又或者有一位客戶與她聊35歲如何升遷的問題,Sandy知道對方的宗教信仰於是問她家庭的想像是什麼?對方才驚覺現階段最要緊的可能不是事業,而是應先規劃找伴侶與生子的事情。

從許多的分享可以看出,Sandy並不會只focus在諮詢者最在意的那個「點」上,她會把你給他的所有資訊全部考量進去,例如友誼、家庭、愛情、價值觀、個性、興趣等等,她不會只給你建議事業要怎樣才能成功,反而會點醒你,你現在應該要最在意的事情是不是能跟工作平衡?或是最在意的人有沒有辦法快樂?要怎麼實踐理想?這些比較抽象的問題。

再舉個例子,有一位熱愛教育的諮詢者曾跳出教育界去工程師界發展,希望存錢和累積職場經驗,以後用在教育上,但三十歲的時候來問Sandy他要怎麼升遷,Sandy反而是問,你有沒有想過該怎麼回去你最重視的教育領域?最後該位諮詢者成功找到線上教育平台的工作。另一位在科技業當PM的諮詢者,希望往更高的位置做,但Sandy解釋這位客戶待的業界除非有技術背景,否則PM薪資就是停在某個水平不會動,是否要轉領域進修或是繼續做PM,就要多加考慮。

總之,這項「生涯健檢」的服務,對我而言有蠻大的收穫,可以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目標要怎麼設定,跟一些未來工作產業的資訊。平常不太會有機會從HR的角度看事情,我覺得這會是生涯健檢最有幫助的地方,讓我知道一天到晚在面試人、鑽研產業資訊的人是什麼觀點。個人覺得這樣的服務很適合正在摸索的人,對於轉職、找工作、生活與事業平衡有困難的人也可以。不過必須要提醒的是,這樣的服務並沒有辦法提供「標準答案」,並不是人生指南的萬靈丹,最終還是要看諮詢後的自己怎麼想。

我印象深刻她講的兩句話是,「人生可能有很多版本,不一定哪個一定是最好最完美的,主要是你選擇的那一個,有沒有辦法讓你覺得,這樣過起來還算開心舒適。」另外則是「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就去交什麼樣的朋友,『環境』是改變人最重要的因素。」這些話不見得完全是跟工作有關,但生涯健檢本來就是全方位的檢視你的人生。所以想體驗這項服務的諮詢者們,可以將本文的體驗作為一項參考。

3 Benefits of Subscribing to Cake's Newsletter

  • Bi-weekly newsletter updates
  • Industry trends and skills recommendation
  • Latest job openings and job search information
Newsletter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あなたが関心のありそうな記事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Career Planning
3月 6日 2024

DISC 人格測驗是什麼?一解 DISC 測驗,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DISC 人格測驗是許多企業為了快速了解求職者的性格而採用的測驗之一,再利用 DISC 測驗結果進行工作上的內容分配。本篇將會向大家說明 DISC 測驗是什麼,以及企業或個人該如何運用 DISC 測出的人格特質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