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尋找實習工作時,對於外商總抱有期待,夢想能進外商實習,為未來求職加分。不過去外商實習可以獲得哪些好處?與本土公司的履歷內容及面試技巧有何不同?本篇文章將分享準備外商公司實習的「眉角」,同時整理知名外商暑期實習時間,帶你迎戰準備外商實習將面臨的重重關卡,不錯過任何一個外商公司實習的招募訊息!
不同的外商公司具備不同的職場風氣,以「美商」為例,雇主多以歐美人士為主,因此外商實習環境也有著較輕鬆、自由的氛圍,尤其是許多外商同時強調「平等、尊重、包容」,不管是公司裡的前後輩,皆能平起平坐,省去上下階級觀念,減低許多社會新鮮人的職場壓力。
許多外商實習實施「彈性工時」制度,不用固定打卡上下班,重視的是員工是否能交辦任務,因此員工只要能完成工作,工作時間內可自由選擇如何調配工作時間,按照自己的節奏行事,對於許多求職者來說更為自由。
通常大型外商公司的實習制度行之有年,大部分具有一系列的 SOP 訓練制度,實習生可從一入職開始系統性學習職位知識,並深入認識該外商公司。再加上外商公司的部門眾多,因此實習期間常有跨部門工作合作,實習生能同時在實習期間,多多磨練跨部門溝通技巧。
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外商公司,履歷最重要的就是「鏡像化」,連結個人特質經驗與求職崗位本身,並且精簡扼要的將重點提出。以下為外商實習履歷 3 大撰寫重點:
為了說服自己就是該外商實習職位的不二人選,撰寫履歷前必須先釐清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公司開的職缺描述,建議大家可以先製作一個表格,列出公司需要的能力,並在後面填上自己符合這個能力的佐證,寫出曾經執行的社團經驗、工作任務、成果。放上履歷後,再以最近的時間點寫到最早,並選擇你覺得最亮眼的經歷即可,不必寫上所有經驗。
由於履歷本身就是在說你自己,因此每項經歷就不必再以「我」開頭,而是直接以「英文過去式」動詞開頭即可,為了更加佐證你的工作能力,外商實習履歷中可放一些工作的成果數字,像是活動貼文曝光量達到 100K、活動報名人數 1000+ 等描述方式。
善用 STAR 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有邏輯的闡述個人經驗!STAR 原則共有 4 個步驟,首先是情境(Situation),簡述職務內容,第二是任務(Task),也就是你在這份職務負責的工作內容,第三是行動(Action),工作中亮眼的事蹟,最後則是結果(Result),用上述所提的數據,展現工作成果。
通常外商實習履歷有 5 個區塊內容,分別是個人資料、自傳簡述、學歷、社團及工作經驗、技能及證照,每個主題用一個區塊展現,切勿資料過多導致混雜,精簡、容易閱讀更為重要!再加上不同國家的外商企業文化不同,建議求職者查清楚公司需要的履歷格式,像是需不需要提交大頭貼或 Cover Letter 等。以下為外商實習履歷排版 3 大重點:
外商實習履歷盡可能呈現你經驗與能力的精華,濃縮成一頁即可,若履歷太過冗長,也反映出求職者缺乏組織與規劃能力,再加上人資每天要瀏覽的履歷非常多,內容太多反而出現反效果,無法精準呈現求職者的關鍵優勢。
建議求職者在準備外商實習時,避免選擇太過花俏的字體,盡量選擇工整、易讀字體撰寫,字號大小為 12,美觀及容易閱讀即可。
為了方便人資閱讀,個人經歷建議避免撰寫成一整個段落,而是以「列點」呈現,清楚一條條列出工作內容及成果,讓人閱讀上可以更清楚及邏輯,排版上也較為美觀。
💡外商實習面試關卡
每間外商公司實習的面試流程及關卡皆不同,尤其是會分成許多環節,並在不同環節安排各崗位的面試官,考驗求職者的能力。以下為外商公司實習常見的面試關卡:
如果通過初階審核,有些外商實習公司的 HR 會直接打給求職者,進行簡單的電話面試,與求職者聊 5 至 10 分鐘,了解「為什麼要申請該外商實習職位?」、「為什麼是申請某職位?」、「投這間公司的職缺以外,還有投遞哪些公司的缺?」
為了進一步確認求職者的能力,外商公司會在正式面試前,用郵件發給求職者一封線上測驗,或是於面試當天進行筆試。內容可能是性向測驗、智力測驗、名詞解釋,或是個案及情境題,了解求職者的人格特質與解決問題的方式,像是「如何鼓舞一群人一起工作」,或是對於某項個案的個人看法。
由兩至三位面試官面試多位求職者,可能是以輪流問答,或是 Case Study 的方式進行,觀察面試者如何在小組作業中分工合作,並判斷是否具備領導特質。
最後是常見的個人面試,如果面試官是 HR,那麼問題可能圍繞在求職者的個人特質、工作態度,並追問履歷內容的進一步資訊。如果面試官是公司的老闆或主管,問題可能以工作專業能力為主,了解求職者在該專業領域的能力。
💡外商實習面試技巧
若求職者打算至外商公司實習,那麼有高機率將使用英文面試,因此建議大家多練習英文口說。除此之外,外商公司特別喜歡「行為面試」,也就是透過面試者過去行為,預測他未來職場上的行為,問題多是「某個過去經驗+行動過程」,以開放式問題為主,讓雇主想像面試者進入公司後的工作情況。以下為外商實習面試答題 3 技巧:
除了在履歷之外,外商實習面試也非常適合運用上述提及的STAR原則,可以更有邏輯、架構陳述,讓面試官了解你過去經驗中,需解決的問題(Situation),在問題中你扮演的角色(Task)為何,再描述你當時付出的行動(Action),以及最後的結果(Result)。
延續STAR原則,建議面試者將答案轉化為故事,把情境描述得更為具體,多「展現」自我,而非敘述一件客觀事實而已,可以讓面試官對你更加印象深刻。
面試的不二法則便是展現你對於該工作的熱忱,因此在外商實習面試中充分展現對於公司的了解,並語帶微笑、表現積極,可以增添不少印象分數。如果能在面試回答中,盡可能產生一問一答的情況,讓面試官追問你,也代表面試官對你有許多好奇心。
Google實習大約在每年 11、12 月釋出職缺,通常有春季及夏季兩種,前者是在學期中,每週 1-2 到公司上班,後者是暑假兩個月的全程實習,主要有以下三種實習計畫:Student Training in Engineering Program (STEP),大部分負責接手 Google 內部專案的研究或是為工具添加功能;Hardware Engineer Intern (HWE)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WE),這兩個職缺則是圍繞在Google 外部產品、服務的開發,與軟硬工程師合作,除工程職缺外,還有 MBA intern 等職缺,如對 Google 實習有更多好奇,也可以參考 Google Students 的 YouTube 影片!
微軟每年在 3 至 4 月開放「未來生涯體驗計畫」,並為期一整年,從 7 月開始,共分為 5 個職位:
Intel 實習大約在 2 至 3 月公布,時間為期一年,暑期需每月工作 40 小時,學期間則是 24 小時。依據去年資訊,有 15 種崗位,大部分是技術方面,如供應鏈、熱能平台、乙太網路工程師。
Hp實習每年在 2 至 3 月招募,不過 2021 年的實習時間只有在暑假,今年則是一年。實習單位有研發部門 (Hardware / Mechanical / Software / Validation),負責產品生產組裝自動化;供應鍊管理 (Supply Chain Operations),減少公司在供應鏈裡的碳排放;專案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Coordination),管理消費者使用品質,規劃測試計畫;財務部門 (Finance),分析財務數據、處理系統報帳。
LINE 實習計畫全名為 LINE TECH FRESH —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於 2 至 3 月招募 30 位實習生,從暑假開始為期一年,職位多與軟體工程有關,參與 Line 產品的開發與研究。
L'Oréal 實習在每年 3 月招募,於暑假期間實習上班,共分為 6 個職位:數位數據、人資、營運、財務、科學事務與法規及公關。
P&G 實習在每年 11 月至 12 月招募,共有 4 個部門的職缺:
IBM 實習於每年 3 月至 4 月招募,實習時間介在暑期間,以今年來說共招募 50 多位實習生,實習職缺橫跨 AI、大數據、UI/UX、FinTech、HR 等領域專業。
蝦皮實習分為 2 種管道招募,一種是固定於暑期 2 個月的 Shopee Apprentice Program,負責業務推展、構思行銷活動及運營消費者在蝦皮搜尋至下單產品的過程,另一種則是不定期的實習職缺,包含行銷、營運項目管理等職位,最少需配合半年,每週 3 天工作日。
外商實習不僅可以獲得實務經驗、學習國外的工作模式,更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涯競爭力。希望透過以上的資訊,能夠幫助大家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外商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