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歧視」、「年齡歧視」等問題仍然存在於多數職場中,而這些歧視與偏見形成的玻璃天花板,可能正是企業無法提升員工產值的主因之一。本文將從 4 大趨勢說明現存玻璃天花板困境,邀請工作者和雇主一起思考、共創更好的 DEI 工作環境。
跨足產業、政府及學術界的多元共融生態系平台 Womany 女人迷攜手包含 Cake 在內的台灣三大人力資源平台,共同推廣調查職場專業工作人士心聲,推出 《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企業人才公平發展與永續治理方針》,致力於加強企業在多元、公平、共融(DEI)方面的策略實施,並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呼應,指導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表現上持續提升,確保人才策略的長遠發展。
根據 2023 年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公布的最新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GII)結果顯示,台灣在全球性別平等排名第七,且連續五年保持亞洲第一。然而女人迷的調查揭露,職場中的性別與年齡歧視形成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存在,這是企業急需關注並解決的問題。
雖然近年政府與組織致力提供相關津貼鼓勵生育,但當工作現場真實遭遇婚育歧視和玻璃天花板困境時,仍讓許多工作者不論身份角色都不敢談及婚育計畫、甚至請假。
在調查中高達 77% 工作者表態,面試時被問是否有生育計畫與感情狀況,例如:「有沒有男/女朋友?」、「有沒有結婚的計劃?」、「有要生小孩嗎?」,這類不當詢問不只有加固玻璃天花板的疑慮,更直接違背台灣《就業服務法》不得基於婚姻等私人狀況進行職場歧視的規定。
面對這種普遍現象,企業在招聘和升遷過程中需要更加謹慎,避免將個人婚育狀況作為評估標準的一部分。
企業應通過系統性的多元共融培訓和意識提升活動,加強對領導層和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教育,以確保招聘和晉升的決策過程中,個人的婚姻和生育選擇,不會讓玻璃天花板成為影響其職業發展的障礙。
關於職場的玻璃天花板待遇,過往比較常討論「 同不同酬 」的議題,今年調查揭露「 升遷機會不同 」為最大宗, 74% 女性工作者感受到升遷過程中的玻璃天花板。這會影響薪資增長的公平性,而且對於同等職務的晉升機會也產生歧視。
職場中具體反映了以下幾點有關玻璃天花板的挑戰:
根據人力資源平台 2023 年的報告,台灣女性在「基層及中階主管」的職位上僅占 34.5%,在「高階主管」職位上的比例為 30%。進一步地,根據金管會的調查,台灣 2022 年上市櫃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女性比例不足 20%,截至 2023 年 3 月,仍有 28% 的上市櫃公司董事會沒有任何一名女性代表,而這種種都正無聲地彰顯著玻璃天花板籠罩其上的壓力。
儘管金管會在 2023 年推出了「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旨在提高女性在董事會中的代表性,促進治理結構的多元化,消除玻璃天花板的限制,以支持企業的長期發展。然而,與女性主管的整體比例相比,女性在職場晉升方面的挑戰依然突出。我們鼓勵企業透過實施和支持 DEI 政策,打碎玻璃天花板以培養更多女性領導力量。
新世代工作者都想找一份 DEI 工作 —— 想了解更多精選的 DEI 企業、DEI 職缺資訊嗎?都在《DEI 360° 職場新知》和《DEI 多元共融人才職缺專區》,邀請你一起跨入職場多元共融宇宙!
實踐 DEI 多元共融,不是只照顧單一族群,而是是讓所有性別都被關照,同理不同角色面對的真實挑戰。換句話說,除討論女性的玻璃天花板困境之外,在本次調查中,也對專業工作者深入探討「男性相對被剝奪感」。
面對這一發現,企業需要加強對 DEI 原則的理解和實踐,從根本上改變職場文化,以確保所有員工不論性別都能不受玻璃天花板壓迫、在一個公平和尊重的環境中工作,透過持續的教育和培訓,促進員工對於多元共融概念的認識,進而建立一個真正共融的工作環境。
這些現象不僅凸顯了性別刻板印象的持續存在,也對男性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
「 男性相對被剝奪感 」是指:只將關注焦點放在女性,使男性成為相對弱勢,例如為了優化女性工作條件,認為男性應該負責辛苦的勞力活。
調查中發現,男性工作者遭遇不公平對待前三名:
來自調查報告,真實的現場經驗為:
現今職場已經邁入嬰兒潮、X 世代、Y 世代(千禧世代)與 Z 世代工作者的多元組成,對於跨世代共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我們的調研中顯示,在所有受訪者中,有四分之一對其所屬組織在跨世代共融方面的表現表示不滿。換句話說,跨世代年齡差異造成的溝通障礙,也可能產生某種玻璃天花板效應。
不同年齡層的族群,所遇到的歧視也不同。20 至 24 歲的新入職者,常感到自己的意見不被重視。處於職業成長期的 25 至 44 歲員工,則感受到晉升機會過於依賴資歷而非能力。而超過 45 歲的員工,則可能會因年齡而遭受歧視、不被器重,而這些都可能成為玻璃天花板潛在因素。
職場真實的反應包括:
這些發現凸顯企業在實現真正跨世代共融的道路上,仍面臨挑戰。為了構建一個每個人都感到被尊重和價值被認可的工作環境,組織必須深入理解不同世代的需求,並打破年齡歧視的玻璃天花板。透過教育倡導無意識偏見、運用非暴力溝通,以及政策上落實公平措施,組織才能夠促進各世代人才的共融和協作。
我們邀請企業領導者採取積極行動策略,以確保每位人才,都能在 DEI 的環境中發揮其潛力,將挑戰轉化為促進成長和創新的動力,推動企業在全球永續發展舞台上,取得領先地位。
透過本次多元共融白皮書調查報告可以發現,即便台灣在國際性別平等排名上屢居亞洲之首,企業組織內部在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 ESG 方面,企業的 DEI 多元共融實踐上仍有差距,也掩蓋日常職場實踐中持續存在的玻璃天花板偏見。
本文授權轉載自《女人迷》:職場婚育歧視、升遷歧視、年齡歧視仍然嚴重|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二)
Womany 女人迷自 2011 年創立以來,致力提供多元視角的對話平台,多次代表台灣於亞太經合會議(APEC)發表關於女性經濟賦權議題及分享台灣成功經驗,2019 年入圍由聯合國(UN)日內瓦計畫創立的全球性獎項 WSIS Prizes,2022 年率先推出結合在地及國際視野的「DEI 多元共融願景獎」,並發布台灣首份 DEI 策略白皮書,集結民間與產業數據,目的是深入洞察人才需求,推進企業組織在 DEI 方面的策略落地,亦參照聯合國的 SDGs 永續目標,引導組織提升其 ESG 表現,確保人才策略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