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尋找理想工作的你,若是目標申請外商公司或是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創企業,對方可能會要求你提供 CV(Curriculum Vitae),而非是一般常見的履歷。因此,若能掌握寫好一份 CV 的技巧,便有機會跨過求職的第一道門檻。
許多人常將 CV 與「履歷」混淆,但兩者在內容呈現與使用情境上略有不同。本文將帶你釐清 CV 與 Resume 的差異,並深入認識 CV 的基本格式、撰寫要點與常見錯誤,幫助你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正在準備求職的你可千萬不能錯過,現在就繼續看下去吧!
許多人會將 CV(Curriculum Vitae)與履歷(Resume)混淆,然而兩者在篇幅、內容以及使用時機根據不同情境而定,用「買手機」作為比喻就能明白:
履歷就像一張精心設計的傳單,它的目的並非一次傳達所有資訊,而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吸引目光、留下印象。傳單通常不超過一面,所有的字句都經過斟酌,只為了在短時間內打動閱讀者、使其產生印象。因此履歷應當精煉、聚焦,呈現求職者最精華且具有代表性的經歷與技能,讓雇主快速看見求職者的價值,進而產生想深入了解的興趣。
CV 就好比一份產品規格書,詳細說明你的專業能力、工作經歷與學術背景。在履歷中無法詳述的細節,可以在 CV 中延伸並進一步闡述,用來協助雇主全面了解你的專業價值與潛力。
申請學校、獎學金、學術單位的職位等學術類型的工作和機會時,繳交的 CV 需要盡可能詳細呈現應徵者的經歷。通常會按照時間順序撰寫,將越近期的經驗放越前面,內容包括:學歷、工作經歷、研究經驗、專業能力、其他能力等等。由於資料較多且務求詳盡,因此學術用 CV 較無頁數限制。
在臺灣,多數企業傾向要求提交「履歷」而非「CV」,因此兩者時常在實務上互相混用。若你在求職時不確定該繳交哪種形式的話,建議主動和企業 HR 聯繫做確認,以確保資料格式符合對方企業的需求,以免錯失面試機會。
認識了 CV 的撰寫形式後,接下來我們將介紹 CV 的 7 大內容:「個人資料」、「個人簡介」、「學歷」、「工作經驗」、「專業能力」、「獎項及成就」、「推薦人」該如何撰寫!
CV 的最上方應放上個人資訊(Contact Information),包含聯絡資訊與作品集連結等。與工作較不相關的個人資訊,例如性別、婚姻狀況、國籍、地址、生日等,除非企業有特別要求,否則可以省略,避免求職歧視,進而造成雙方困擾。
在撰寫中英文 CV 的個人簡介(Summary)部分,先用 2-3 句話簡短自我介紹,點出過去的經驗與應徵職缺的連結、可為企業所貢獻的能力,以及職涯目標等內容,幫助企業在閱讀 CV 前快速建立對你的第一印象、增加記憶點。
CV 的個人簡介特別適合剛畢業、經驗不多的新鮮人,或是轉職者可用來展現能力與熱忱。若是你本身已有足夠豐富的經驗能夠填滿 CV,這個部分也可以彈性拿掉。
學歷(Education)如果與應徵職缺的關聯度高,不僅能成為專業技能的有力背書,也有助於建立信任感。此外若是雇主或是面試官擁有相同的學歷背景,還可能產生校友連結的效果,無形中增加履歷的親和力與辨識度。撰寫學歷時,可以從最近期且最高的依序列出,最久可追溯至大學即可。甫畢業的新鮮人或是學生可將學歷安排在 CV 的一開始,如果在校成績不錯,可放上 GPA,並記得要清楚標示最高的標準分數,協助對方判斷分數的相對高低,同時也可以註記與職缺相關的課程、獎項與比賽經驗等。
如果是工作超過 5 年的資深職場人士,建議讓工作經驗成為 CV 的亮點,學歷可往後挪動,簡單留下最高學歷的資訊(學校名稱、主修科目、畢業年份)即可。
工作經驗(Work Experience)無疑是整份英、中文 CV 中最重要的部分!那究竟該如何撰寫 CV 中的工作經驗段落?以下我們也整理了兩種常見技巧:
撰寫每段工作經驗時,建議使用列點(Bullet Point)去解析每份工作的經驗,幫助雇主快速抓住重點。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是單純描述你做的事、寫得跟 JD 一樣,而是應該強調你的行動與成果!
建議套用「行為描述(Action)」+「成效數據(Result)」的架構,明確展現你能為公司「帶來的價值」。例如:
同時需避免使用「很多」、「極大」等模糊的形容詞去描述你的工作成就,盡可能以實際數字與百分比呈現成果,幫助雇主或面試官客觀評估你的貢獻。
若工作成效較難以數據呈現(如團隊管理、跨部門協作、對外關係經營等),可以嘗試連結企業文化與職位需求,從軟實力與個人特質切入,展現你與該職位的契合度。例如:
可以依據公司特質、企業文化選擇較為符合的經驗、使用適當的詞彙敘述。對於工作經驗較少的在學生、新鮮人,建議可以從社團活動、競賽、專案或是擔任幹部的經驗中,挑選最加分的軟實力,並利用數據(如人數、評價等)輔佐說明、連結個人特質與企業文化,相信也可以成為不錯的亮點!
專業能力(Skills/Profession)也是中英文 CV 上不容小覷的部分。如果你的工作經驗、專業能力與應徵職缺高度相關,也可以將專業能力放在 CV 的最前端。你可以透過參考 JD 來重點列出與應徵職缺有高度連結的能力,並分別列點敘述。不建議使用進度條、圖示等圖像化的方式呈現,否則企業無法客觀得知求職者的標準,造成雙方的期待落差。
硬實力又稱為技術能力(Hard Skills),通常可以透過學習、證照、實務經驗來佐證,列舉項目通常與工作直接相關,能確實展現出求職者的專業能力。以 UI 設計師為例,硬實力包括了設計相關的工具像是 Photoshop、illustrator、Sketch;協作工具像是 Slack、Figma;專案管理(能夠掌握不同產品或是功能的開發流程)等。
除了技術導向的硬實力以外,軟實力(Soft Skills)也是求職者可以發揮的優點,可以羅列的技能包括跨團隊溝通(與 PM、UX、工程師協作)、專案管理、團隊領導等等。在中英 CV 中你也可以放上外語能力,並適當標示出程度,例如 Basic(基礎)、Conversational/Intermediate(中等程度、可日常對話)、Fluent(流利)、Native(母語)。當然如果你有考過國際通用的語言測驗,寫上成績也是可以的。另外,如果該語言不是你所要應徵職缺的那個地區、國家常見的,也許企業無法掌握語言測驗的標準,你也可以在成績旁邊再括號附註程度。
獎項與成就(Awards)可根據求職者的實際狀況可以彈性增減。如果是非常著名的專業獎項,可以考慮放在 CV 在最前方(僅次於個人資訊&簡介之後)。如果是較為小眾或公司內部的獎項,則可以置於 CV 最下方作為輔助說明與參考之用。在呈現獎項時,建議將名稱、頒發單位、日期等基本條件羅列清楚。
如果想要放上個人職涯中重大成就,可以於 CV 的最後呈現。如果是使用電子檔形式投遞履歷,且應徵的企業的文化也較為活潑,建議除了文字描述以外,也可利用 Cake 的 線上 CV 編輯工具,加入圖片、影片等多媒體,更加生動呈現你的作品。
CV 的推薦人(References)一般有三種呈現方式:
無論選擇何種方式,推薦人的選擇與資訊呈現都須謹慎,才能為求職者加分。而在挑選 CV 的推薦人時,需要注意以下 3 大重點:
在撰寫推薦人段落時,別忘了事先確認推薦人的意願以及方便的聯絡時間&方式,避免在未通知的情況下讓企業聯繫推薦人,否則也會讓企業 HR 產生不佳的觀感。
完成 CV 了嗎?也許你還需要 👇🏻
當理想企業要求你投遞 CV 時,該怎麼寫一份吸睛的 CV?首先,我們需要先釐清自身的求職狀態,找出 CV 中應該要呈現的內容,以及最適合的設計方式。
以下我們將帶你認識常見的 3 種 CV 設計方式,包含倒序型(Reverse Chronological Order)、功能型(Functional Order)、混合型(Hybrid / Combination Order)。
由於一般人閱讀時,越靠前面的內容會更容易被專心閱讀,因此在撰寫 CV 時,可以將最近的職位寫在最前面,也較能體現自身的工作能力。因此,倒序型的 CV 相當適合工作經驗與應徵職缺高度相關的求職者。
撰寫功能型 CV 時 ,建議熟讀應徵職缺的 JD(Job Description),並將自己過去的經驗有策略性地對應到 JD 的核心需求。
舉例來說,若你正計畫轉職為軟體工程師,但過往沒有與軟體相關的工作經驗與學歷背景,而是透過自學累積軟體知識,那麼你的 CV 開頭可以優先凸顯你在程式、產品開發、使用者研究等等的技能,接著列出實作的專案、修習的課程以及考取的相關證照,透過各種經驗展現你對軟體領域的熱忱與投入。
CV 上的內容與應徵職缺的核心能力相關性越高,便越能有效吸引雇主的眼光。將這些高度相關、可量化的經歷作為重點強調,讓你的轉職動機與目的一目了然。
顧名思義,混合型 CV 便是結合上述兩種 CV 設計方式,內容包含時間順序排列的工作經驗與學歷,同時強調個人亮點,如專業能力、獎項、證照、成就與個人簡介等。
混合型 CV 最大彈性在於內容排序可以根據個人優勢調整。如果你具備與應徵職缺高度相關,或是曾任職在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建議將工作經驗放在履歷前段;反之,如果你有特別突出的獎項、證照與專案成果,亦可以選擇先列出,吸引雇主的目光。
想更了解英文 CV 怎麼寫嗎?前往閱讀:
不管你的 CV 要放什麼、怎麼放,切記一份好的英文和中文 CV 最重要的就是要隱惡揚善,並爭取面試的機會。因此,好的 CV 求精不求多,在撰寫的時候,記得以企業的角度去設想:「如果你是一位 HR,你會想要雇用怎麼樣的人?」相信掌握以上的要點並持續換位思考,寫出一份合適的 CV 也就不難了!
如果你正在找尋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機會,不妨來 Cake 探索看看。這裡有來自科技業、FMCG 等各產業的優質職缺,並擁有實用的職涯資源,幫助你更了解市場外,也更精進自己的求職能力。一起朝理想工作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