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子科技業經濟產值高,在各個科學園區中都有許多電子科技公司,因此,電子科技相關的人才需求也非常高。電子工程系的學習領域包含有「積體電路設計、通訊與信號處理及計算機與網路」等,其中具有積體電路與系統組 Integrated Circuits & Systems, 簡稱「ICS組」能力的學生更是各大半導體公司搶徵的人才。本文將會囊括電子系課程、開設電子工程系的院校參考以及電子系出路分享,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對台灣有重大影響力的專業。
文章大綱
電子工程是藉由控制電子在半導體內行為,組合成積體電路、搭配演算法及程式語言等,產生能執行運算、記憶與通訊等功能的系統。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帶電的產品都有電子工程技術的參與。而近年廣受討論的自動駕駛辨識系統與人工智慧晶片也都需要仰賴電子工程的相關技術。
我們可以將這三個領域對應到一個科技產品生產的前中後階段。電子系處理一個機器內部的小元件,是真正會接觸到「電子」的領域,讓電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在晶片上運動,是科技產品生產的初級階段。電機系扮演中間角色,在接收到電子系的晶片和半導體元件後,透過設計不同的線路,讓原本各自獨立的晶片元件可以組合起來運作。最後階段由資工系完成,運用不同程式語言,讓組合好的機器順暢運作,並發展出更多的應用。
台灣有許多開設電子系課程的大專院校,下文列舉四所較為知名的電子工程校系提供大家參考:
在大一透過基礎課程,如:微積分、物理、程式設計打好底子後,大二會有更進階的電子學、電磁學、通訊處理課程。許多大學電子系會根據學生的專業與興趣再細分為不同類組。在大三大四時讓學生執行專題研究,也有許多學生會在大學的最後一年準備申請研究所或申請實習,為就業準備。
多數學校的電子系、電子所授課內容較廣,若是在大學時有發掘自己對某科目特別感興趣,那加入電子系或是電子所就會是很好的機會,能夠幫助你繼續鑽研喜歡的領域。台大電子工程研究所是台灣許多電子工程系學生的目標,也有一些電機系集資工系的學生會轉入電子工程研究的領域。
台大電子工程研究所將學生分為三個組別:
積體電路與系統組 Integrated Circuits & Systems,簡稱ICS 組
包含類比電路設計與數位電路設計兩大類,目標為透過IC設計技術生產具備輕薄短小及省電高效能的電子系統。應用範圍如:多媒體、生醫以及近年備受關注的人工智慧與車用電子都包含在內。
相關企業:聯發科、聯詠、NVIDIA
奈米電子組 Nano-Electronics,簡稱 NE組
相對著重於半導體研究,但也有關於有機材料等相關的材料研究。嘗試透過邏輯電路的研究開發出更小的電子元件,而新材料研究則是希望可以透過不同的材料讓電子更有效率地運動。
相關企業:台積電、聯電、美光
電子設計自動化組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簡稱 EDA
專注於透過電腦軟體工具優化電路分析,來協助製程開發及設計。台大電子工程研究所的EDA 組每年都有大量的論文發表,並有豐富的 EDA 國際競賽參與經驗,提供許多國際交流機會。
相關企業:Synopsys, Cadence
電子工程系畢業生大多會依照在就學期間的項目分組而有不同種類的職涯發展,以下為三個不同類組可能的為來職業。
以下表格為電子工程師年資對照薪水參考 (台幣) 與電子工程師學歷對照薪水參考 (台幣)。
年資 | 一年以下 | 1~3 年 | 3~5 年 | 5~10 年 |
年均薪(台幣) | 73.8 萬 | 84.4 萬 | 92.9 萬 | 94.7 萬 |
學歷 | 大學 | 研究所 |
年均薪(台幣) | 82.7 萬 | 107.8 萬 |
在半導體產業中有大量電子工程系學生會投入積體電路(IC) 相關的工作,IC 產業上、中、下游又可以對應到不同的電子工程專業項目,建議大家了解不同公司專門的領域,再依照自已的專業所學選擇想要加入的企業。
IC 產業上游:
IC 產業中游:
IC 產業下游:
科技發展的需求加上台灣在電子工程領域的高度影響力,使得電子工程人才持續維持著高度需求。希望本篇的介紹能夠幫助大家對電子工程系有更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