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份心儀的職缺,卻發現自己沒有符合的相關經驗,你會直接把網頁關掉,還是全力以赴把握機會?
對於李威來說,想要爭取一份有興趣但是沒背景的工作,需要的遠遠不只是一頁履歷!大學時他積極從書籍、線上課程汲取創業知識,也參與了比賽、親手做了 project、到新創實習,甚至成為了麻省理工大學國際創業訓練營的第一位台灣學生成員。
大學畢業後,帶著為數不多的經驗,李威靠著一份求職提案成功取得了 Udemy 的 offer:要求 2-3 年工作經驗的 Market Development Manager!想知道李威從 MIT Bootcamp 吸收了什麼養分嗎?想知道他在 Udemy 以及線上教育產業的冒險與觀察嗎?對於創業、BD 有興趣以及渴望挑戰的人,別錯過精彩的分享!
在 21 歲的那年,因為一次 Airbnb 的住宿經驗,李威從房東身上觀察到房源管理的痛點,像是擁有物件、需要 Airbnb 的收入,但是無力管理,或是希望能夠減少管理的成本。
因此,李威與夥伴合作了第一個創業 project 「StayHome」,儘管最後因為許多因素以失敗告終,卻讓他實際體會了從 0 到 1 的不易,以及親身經歷組建團隊、創業心法、自我探索等議題。StayHome 的經驗讓李威更加確定自己熱衷於發現問題和解決的過程,也讓他踏上了新創與創業的探險之旅。
麻省理工大學的國際創業訓練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Bootcamp)創立於 2014 年,起源於在 MIT 及哈佛大學合作的線上課程平台 edX 中十分受到歡迎的課程「Entrepreneurship 101」(創業入門)。
在李威參加的第五屆 Bootcamp,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名人數多達 6000 多人,五輪篩選後錄取 124 人,錄取率僅 2%。作爲第一位錄取的台灣學生,李威雖然興奮,但是高達 22 萬台幣的學費以及交通費,幾乎澆熄了他的熱情。
然而,解決問題是每個創意的初衷,身為從 6000 人中脫穎而出的錄取者,若是無法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想必也有違作為一位創業家的精神。因此,李威決定把握住這個機會,並且參考前幾屆學員的做法,發起了群眾募資。
除了實際擁有創業的經驗,李威認為他提出將自身所學回饋成長的台灣,是錄取 Bootcamp 的關鍵原因之一。
為了讓贊助他前往澳洲參加 Bootcamp 的每一分錢都能獲得最大的效益,李威將群眾募資的回饋設計成公益的型態。比起明信片等紀念性的禮物,他更加深入思考:什麼樣的回饋才最有意義?
因此,他決定將五天的營隊精心整理成筆記回饋給贊助者,並且於創業資源較少的台東、花蓮舉辦工作坊,將世界頂尖的知識與心法分享給有興趣的高中生。在這過程中,他也厚臉皮地主動聯繫數位創業圈知名的人士,獲得了積極的贊助、分享與幫忙。
願意伸出援手的人比他想像中得多,大家也比預期中更熱心。MIT 期待能夠帶給參加者的積極分享心態,李威在出發前就感受到了。
在 MIT Bootcamp 中,李威分享自己最大的收穫是「理論與實作並行」,除了馬不停蹄的扎實課程以外,MIT 也非常強調實作的重要性。因此,參加者必須在第一天就依照有興趣的主題分組,在課餘時間密集地討論激盪,並於最後一天發表創業計畫、爭取投資資金。
這可不僅是紙上談兵,從 2014 年第一屆的 Bootcamp 開始,營期中提案的公司超過 100 家實際成立並募得超過 7,000 萬美金的資金,「We believe learning by doing.」作為 MIT Bootcamp 網頁 的第一句話,這個精神在 Bootcamp 中被發揮地淋漓盡致。
身為非英文母語的亞洲學生,李威的確在五天的營期中感受到劣勢,包括發言被動、無法掌握話語權、不能代表團隊上台成為主要的講者。儘管如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代表了圓融、擅長合作等等的特質,與其因為缺點而氣餒,不如將優點發揚光大。
接受了 MIT Bootcamp 的洗禮後,李威對於創業所需的能力有了更深的體會,因此大學畢業後,他希望到一個能夠磨練創業技能的公司工作,為未來的創業目標做更多準備。有天他偶然在 LinkedIn 上面看到 Udemy 正在招募拓展台灣市場的成員,卻需要 2-3 年的工作經驗。
身為新鮮人的他沒有馬上放棄,而是著手開始作準備一份提案。首先,他列出了這份工作所需的工作內容、能力與相關經驗要求,接著整理自己擁有及欠缺的經驗,最後再針對主要的工作內容做出一份簡報。這份簡報包含了自我介紹、為什麼他適合這個職位、台灣市場的分析以及預計執行的計畫,簡報寄出的隔天他就收到了面試邀請。
為了爭取第二輪面試的機會,李威主動提議實際執行 project,面試官也非常高興地提供了很多建議。因此李威制定了一個更細緻的 6 個月計畫,並且根據職缺要求:在亞洲市場找更多講師、販售更多課程,實際邀請了 20 位講師加入 Udemy。他以市場調查的名義執行 project,在錄取之前就透過具體作為證明自己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儘管只是個剛畢業的新鮮人,卻爭取到了跨國公司的 Senior 職位。
李威提醒,規劃 project 要時時謹記針對職缺設計,挑 Job Description 中最重要的一兩點去做。基本上只要是能透過自學、不需要專業證照的工作都適用這個求職方法。「求職階段沒有公司會拒絕你做更多。」
Udemy 在世界各地常以 1-3 人團隊負責當地市場,而身為台灣市場的第一位成員,李威幾乎全程孤軍奮戰,公司給的資源不多,他卻需要一人負責推廣 Udemy、聯繫講師、制定價格、協助課程產出及上架、廣告行銷等等事務。
「蠻像創業家會做的事情。」李威分享,這樣的挑戰與工作內容的確是自己所追求的。
Udemy 有個「Topic List」,上面列舉了所有在美國以及其他成熟市場的成功課程(大多是 Tech 類)。而 Udemy 的策略是,在開發一個新市場時會首先建立 Topic List 上面的課程,完成基本盤後再鑽研在地化的課程。
李威回憶當時造成推廣困難的原因是 Udemy 的定價策略。因為台灣市場較小、線上課程動輒上千元、價格偏高,相比 Udemy 在折扣時平均 300-600 元,許多講師不願意加入。折衷之下,Udemy 仍然歡迎有意願開課的講師,但是如果不認同 Udemy 的定價策略,就不會主動幫忙推廣課程。
在 Udemy 將近兩年的時間,李威幾乎全程遠距工作,而在 Udemy 目前招募的工作 當中,遠距職缺更是遍布美國、歐洲、澳洲及亞洲。李威分享,即使是到舊金山辦公室上班,他的工作模式也和平常沒什麼不同:利用線上工具協作、團隊依然保持高度的彈性與自主,成熟的遠距文化讓他即使遠在亞洲也不被距離及時間所困擾。
之所以會想加入 Udemy,是因為李威在大學時就從中收穫良多,包括網頁設計、創業的課程。創立已屆 10 年的 Udemy,學習體驗幾經優化,使用者能夠在平台上完成整個學習的過程,例如下載測驗、PDF,學習程式語言的人也可以直接在 Udemy 上面進行 code review,不需要再仰賴其他工具或是與講師信件往返。
作為全球最大的線上學習平台,流量無庸置疑是 Udemy 最大的優勢,就算是中文授課,也能觸及到香港、新加坡以及海外華人等族群,一下子就比台灣多了不少人口。
然而,Udemy 也有作為平台的通病,講師對課程的掌握程度有限,無法取得詳細的學員資料、廣告資訊等,不僅不利於課程的優化、客群的精確鎖定,在整個過程中也受到平台諸多限制。
延伸閱讀: 我在 Udemy 學到的七件事!
李威於去年離開了 Udemy,轉而加入了來自希臘的線上課程 SaaS 工具 LearnWorlds。除了因為本身興趣,李威也觀察到 SaaS 工具會是未來線上課程、甚至是數位產品的趨勢。
平台成長到一個階段後,對於新的講師會有很高的進入門檻,不管是想將資源更精確利用的新講師,或是希望能掌握更多主導權的知名講師,都可以利用 SaaS 分析學員資料,自己做 Re-marketing、A/B test。
此外,SaaS 工具也會有更廣的應用,不一定是營利的課程、產品,可能是企業、學校內部的教育訓練,或是作為 B2B 企業的夥伴培訓之用。
LearnWorlds 在線上課程的 SaaS 工具中約排名世界第 6,團隊規模不大,大概 40-50 人,比起 Udemy 組織更加扁平。
當初李威一樣是在 LinkedIn 上面看到職缺。他直接與 CEO 聯繫,並主動根據職務要求做了一個小型 project,計畫自己將如何為 LearnWorlds 增加亞太地區的客戶與營收。
LearnWorlds 的兩個實體辦公室分別在希臘、塞普勒斯,與 Udemy 相同擁有深植的遠距文化,甚至連 CEO 本身都是長期遠距,對於李威來說也是相當熟悉的工作型態。
李威目前在 LearnWorlds 擔任亞太地區的 Strategic Partnership Manager,負責 BD 與客戶開發,透過策略及聯盟行銷讓更多人認識 LearnWorlds。雖然與先前在 Udemy 的工作目標類似,但是無論是在地理上或是應用上,客戶的範圍都更廣。
作為 SaaS 工具,李威感受到推廣最大的挑戰是文化。亞洲客戶普遍喜歡「One-time solution」,缺少動手做的能力跟意願,連做出一個理想的頁面都很困難。
相比其他市場的客戶大多會主動自己學習,亞洲客戶則是傾向在探索前就先直接詢問方法。儘管 SaaS 工具提供了更多彈性,但是大家卻更不懂得如何使用,因而無法發揮產品最大的優勢,也是李威認為需要持續努力與推廣改善的重點。
雖然是一個僅 2300 萬人口的繁體中文市場,台灣卻擁有超過 10 家以上的線上課程平台,而能夠讓眾業者百家爭鳴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有強烈的需求:習慣使用新科技學習的使用者。
充滿能量而精緻的市場、密度高的線上課程業者,李威分享,除了競爭十分激烈的中國,Udemy 還沒有在其他地區見過這種情形,也因此讓國外業者對於機會滿滿的台灣深感興趣。
然而,對於海外業者,尤其是網際網路產業,想要在台灣拓展市場甚至深根當地,首先就要面對嚴格的法律規定。李威分析,儘管台灣市場不大,但是就成熟度以及發揮空間而言,歐美業者在進軍亞洲時通常會有意願在此發展。可惜的是,就像是爭議了許久的 Uber,光要取得合法性就足以讓他們焦頭爛額,可能就因此捨棄台灣市場,轉而專注在日本、香港等地。
除了法規限制以外,李威回想自身經驗,在洽談許多商務合作時,發現台灣本地的業者也常有其堅持,偏好和在台灣有登記的企業合作。所以對於 Udemy 或是 LearnWorlds 這樣的海外公司來說,只好忍痛放棄。
為了增加自己的經驗,李威沒有在大學畢業後馬上創業,而是選擇跟創業相似的環境及角色持續學習,並且一邊嘗試各式各樣的 project。
在 MIT 的 Bootcamp 中,李威感受到舉辦地昆士蘭政府對於創業活動的重視,像是費心投資的硬體設施、精心設計的流程與體驗,都可以看出昆士蘭廣納創新人才的決心。
然而,當我們請李威分享自己未來創業的理想城市時,他卻跟我們分享了「一人公司」的概念。如果是重視資金的新創,首選當然是像矽谷這樣聚集著新創能量的地方,但若是像一人公司這樣小規模的 Lifestyle 新創,其實在哪裡都可以發生。
疫情的發生也使得各種事物線上化變得普及,如果不限於地點,選擇一個適合生活的城市就足夠,李威想了一想,其實留在台灣就很棒。
本書對於不斷追求成長以及擴大的經營策略提出質疑,並分享從其他觀點來檢視一家公司的前進方式,例如改善產品留住舊客而非不斷增加新客。此外也針對工作與生活間的掌握提出其觀點:理想工作是被創造出來的,別隨波逐流追求普世價值、或是故步自封不敢跨出舒適圈嘗試。
在網路普及的現在,學習很容易在線上自己完成,然而,就算是以自媒體起家的 KOL,也不乏將自身的專業經驗整理成書出版的例子。出書的成本遠比在社群上面寫一篇文章來得高,其內容與客群也需要經過更嚴謹的推敲,因此即便是在資訊爆炸的現在,閱讀的價值仍然被推崇。
在眾多與創業相關的書籍當中,李威推薦了一本別出心裁的著作《新富人的捷徑:不專精一事、不想卓越點子、不設定物質目標、不投入火熱市場,爸媽鐵定反對的新致富四金律。》本書作者 Nathan Latka 分享自己從小至已有資產的開源、便宜購入甚至免費獲得高級商品,大至投資不動產、超低價收購他人事業再賣掉等等的經驗,提出有錢有閒而且有被動收入的「新富人」概念。
儘管本書通篇都在討論如何致富,但其實也隱藏了所有行動背後的重要思維:打破常規、不落窠臼。貸款買房買車通常被視為負債、選擇不熟悉的領域創業被視為冒險,Nathan 卻不讓自己被這些世俗價值所限縮,反而勇於突破僵化的思維,嘗試不同的方向和思考方式,最終獲得成功與收入。儘管 Nathan 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其創新的思考邏輯,對於渴望突破現狀的創業者亦是一大啟發。
如何在擁有正職工作的同時,持續訓練創業的思維與眼光?以下是李威的做法:
許多名人都推廣過寫作的好處,巴菲特曾說寫作有助於釐清思緒,比爾蓋茲則是會在一天中選個時間坐下來,利用寫作好好地重新評估自己的想法。寫作不僅會有實質的產出,最重要的是過程中對於內容的重新思考以及排列、刪減,不僅能夠將重要的精華記錄下來,也能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而在網路普及的現在,最顯著的好處當然是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也能夠藉由內容觸及到關注相同主題的人,一起交流、成長。
除了利用文字紀錄想法,李威也會實際行動、練習實作 MVP,並用一兩個月去觀察成效,如果效果不彰就立即停止,不斷試驗各種創意的可行性。儘管失敗,李威也不會執著其中,明確地歸納出失敗的原因,並且當作下一個 project 的參考,就能讓每個經驗都彌足珍貴。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的概念普遍用於創業中,這個詞彙最早是由矽谷創業家 Eric Ries 在其著作 The Lean Startup 中提出,亦即透過最陽春、僅擁有關鍵功能的產品測試市場反應,並且藉由市場回饋優化、驗證商業發展的可能性,如此持續反覆,讓每個點子的實踐流程能夠加速且省去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希望李威的故事也激勵到了正在尋找理想工作與生活的你!如果想要 follow 他的更多 projects 與分享,歡迎追蹤他的 Medium 或是使用 LinkedIn 和他聊聊,如果你也像李威一樣挑戰市場開發,Cake 平台上 最熱門的 Business Development 職缺都在這裡!
你或是身邊的朋友也有精彩的職涯故事想要與 Cake 的讀者分享嗎?歡迎來信與內容行銷成員 Jo 聯繫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