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心理師專訪:想當顆浪漫又壓不爛的草莓,帶我闖入了諮商領域

周慕姿心理師專訪

《情緒勒索》、《過度努力》和《羞辱創傷》,講到這些逛書店時在暢銷書架上會看見的書名,你腦中或許已浮現周慕姿心理師和她侃侃而談的專業形象,你是否有好奇過,在周慕姿堅定又具備穿透力的口吻和筆觸背後,是怎麼樣的成長過程跟職涯經歷打造了現在的她?

不少人會想像心理師是一個偏向知性、講求邏輯的職位,為什麼周慕姿形容自己本質是「很草莓」、「很浪漫」的人?可能正因這浪漫、知性又帶點狂放的混合基因,周慕姿不單是諮商心理師、作家的專業身份,也是才華洋溢的創作者,擁有個人 Podcast 頻道、自媒體,還身兼台語重金屬樂團主唱。

是什麼原因讓一位心理師的職涯可以這麼繽紛多元、完全不設限?透過 Cake 的專訪,帶你認識真實而且「立體」的周慕姿。

一、新聞傳播出身,周慕姿為何 30 歲選擇轉行?

聊到生涯經歷,周慕姿分享自己走過的彎路並不少、是靠一路不停探索和認識自我才走到今天,接著才在某些人生的關鍵路口「彎道超車」。

直到近 30 歲她才正式跨入心理諮商領域,過去她其實就讀的是政大新聞系和廣電所,畢業後的她卻完全不想從事媒體傳播類型的工作。具體原因是什麼呢?周慕姿幽默地回答:

“ 因為我就說我是草莓族,就是很草莓、很浪漫的,我不想成為我不喜歡的人。”

「我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颳颱風、下大雨時,記者要站在風雨跟淹水的河裡面,然後去報導說現在水淹到哪裡?」況且,難道新聞系畢業就只能踏上相關的職涯道路嗎?自己能夠真心認同工作的價值嗎?周慕姿對於「為什麼非得要做某件事」一直很有勇敢質疑的意識和骨氣,這股信念讓當時的她毅然決然改變了志向。

而為職涯帶來轉捩點的一個事件,是周慕姿第一次跟著記者大哥去跑社會新聞,報導的主題是一位年輕人跳樓自殺,她在現場目睹白布剛蓋上去、血跡斑斑,然後記者大哥卻看也不看就進警察局,跟警察一邊喝茶一邊抱怨:「哎呦!今天就只發這種案件給我,這種有什麼好報」之類的碎念。

當時這個畫面像隕石一樣,在周慕姿心中留下巨大衝擊,卻也很快在凹洞中萌生出新的想法。

周慕姿回想:「我知道他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那時候就覺得,天啊 … 我以後會變成這樣的人嗎?我會變成一個對這種事無感的人嗎?」一想到這類的未來可能性就令她痛苦,某種程度上逼迫她作出對於職涯的下一步抉擇:轉行。

二、我們都要活成很可愛的人:闖進心理諮商領域

快 30 歲才開始轉換至完全不同的產業領域,對於許多工作者來說是一件蠻高成本、高風險的決定,周慕姿是怎麼在這段職涯大轉彎的歷程挺過來的?

聊到這,周慕姿很真性情的「唉」了很大一口氣:「大家應該都曾有過類似感覺,就是你在一個工作上做到有一種絕望感的時候,然後想著你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處在年紀的十字路口,周慕姿當時有穩定交往的男朋友(現在的先生),男朋友擁有一個人人稱羨又穩定的一份職業:醫生,所以親朋好友都會跟她說「你就趕快結婚當醫生娘」、「趕快生小孩了啦,你都已經 30 歲了」,希望她好好持家、當個賢妻良母。

“ 可是,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我媽媽讓我念那麼多書,就是要成為誰誰誰的老婆,或誰誰誰的媽媽嗎?”

「假設以後我把人生的注意力都放在先生和孩子 —— 那我會變成是一個很可愛的人,還是會覺得你們都欠我很多的人?我不想要是後者。」加上不想要被另一半「看不起」的心態,周慕姿決定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專業與成就。

周慕姿曾職涯大轉彎,30 歲才正式跨入心理諮商領域
周慕姿曾職涯大轉彎,30 歲才正式跨入心理諮商領域

接下來的人生故事,印證了周慕姿堅毅、不落俗套的強大特質。直到諮商所通過第一關,周慕姿才終於向媽媽、先生坦承分享要轉職念心理諮商的規劃。在報考的前一年,她在內心反覆咀嚼這件事情,完全沒跟親密的人討論要念心理諮商、報考諮商所的計畫,而唯一知情的只有身邊兩個要好的朋友。

至於為何選「心理諮商」作為自己的命定職業?周慕姿指出,當時在職業的篩選上,就鎖定可以獨立工作的性質,希望工作是高度專業的,而且有清楚盤點「自己在工作中不喜歡什麼」,用刪去法剃除不相符的職業,而律師跟心理師就成了當時的首選。

“ 以前我都是先想現在喜歡什麼,這次我就反過來想,我以後想要過怎麼樣的職涯跟生活。”

因為對心理學一直很有興趣,學生時期讀新聞傳播時也有念一些關於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文本分析經驗,投入諮商的長遠職涯輪廓在周慕姿心中越來越具象化。周慕姿也坦言,原本其實分不太清楚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的差別,然後就詢問了很多相關領域人士的學習和工作經驗,才判斷出心理師這個職業更貼合自己未來想成為的樣貌。

三、走過職涯撞牆期,周慕姿心理師之路彎道超車

考到諮商心理師的證照之後,周慕姿不想被綁在單一機構或學校,所以積極朝行動心理師的工作模式發展,希望可以到處接案、且盡可能做自費諮商的工作,於是開始四處投履歷。

周慕姿坦言,因為在專業領域的資歷跟年紀的問題,大部分的諮商所是回絕的,「後來有一個診所,我就是非常積極,除了投履歷,我還特別打電話跟他們說『你們可以不要用我沒關係,但是我非常希望能夠有一個機會讓我面試也好!』 」

周慕姿仍印象深刻,診所面試官也是一位很年輕的女醫師,聊過之後相談甚歡也想要錄取她,但對方表示因為考量到欠缺實務經驗、在分配案件上有點窒礙難行,只有手上有一個非常困難、沒有人要接的個案,詢問周慕姿有無意願。

“ 我就覺得自己 Nothing to lose,就答應對方說那我來吧!”

第一次接案就拿到高難度的案子,沒想到就獲得個案的高度肯定,他說他遇過這麼多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覺得跟周慕姿是最能聊、最放鬆,對他效果是最好的。從此之後,診所醫師就開始大量派案給周慕姿。 

「那段時期,和一些跟諮商所合作方式,是看一般人抽成多少,我可以抽更低,因為我的目標就是要累積經驗,我在乎的不是那個錢,所以當我抽更低的時候,你就願意接更多案給我,那我就可以學更多,然後我也持續的督導。」不會去在乎或計較眼前很多小東西,讓周慕姿順利達成想要靠接自費諮商個案過活的目標,而不必靠接演講或一些非諮商的工作、不必違背自己的原則。

四、「不同身分」的周慕姿,都想助人解開內在的結

打開心理諮商的這扇大門之後,周慕姿看到的是更廣闊和優美的世界,「我發現我真的好喜歡諮商這個行業,我好喜歡這一門學科,所以它變成是一個我日常沒事就想要去做的事情 。」

周慕姿點出,自己在 Podcast、文字書寫、自媒體的呈現和經營方式跟其他心理師不太一樣,她很享受這種由自己發展一些新概念、把不同元素 remix 在一起的過程。

“ 我自己覺得我沒有特別競爭的對象,也沒有心理師跟我一樣玩樂團。”

出書、製作節目、玩樂團玩到日本巡迴,一般心理師沒有在做、或是不一定要做的事,為什麼周慕姿都想做?她追求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周慕姿笑著回答,不是為了什麼讓世界和平這種偉大理念,只是想讓每個人有機會碰到自己的作品時,剛好可以解開他內在的某個東西,可以過得好一點點,那樣就超級棒。

心理師職涯不設限,周慕姿生涯玩出「不同身分」
心理師職涯不設限,周慕姿生涯玩出「不同身分」

不過,同時身兼多重角色,會壓縮本來作為心理師的主業或個人時間嗎?周慕姿分享,實際上自費諮商加上督導訓練的工作,還是佔現階段工作時間最多比例,占比大約七成,另外的時間就是去發展其他身分和興趣。

假設遇到出書時期,像 2023 年底出的新書《親密恐懼》,那陣子會有一些跑宣傳的時間,通常宣傳的時間會多出兩成,所以個案時間可能會拉到大概只有一半,當然偶爾也難免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但周慕姿卻堅定的說:「我還是想做個案,我不想要放掉」。

“ 對我來說(心理師)這份工作 … 該說它是工作嗎,我覺得有點像是我人生的意義吧。”

五、一顆浪漫又壓不爛的草莓:周慕姿回顧生涯旅程

談到在不同角色之間如何順暢轉換,周慕姿坦承剛開始的確很擔心別人的看法,因為可能被視為不專業的表現,所以曾有一陣子不太提重金屬主唱這件事,很怕別人批判自己是一個不專業的心理師。 

「那我花了很多時間慢慢的理解到,心理師是我的一個工作,它不是我這個人 —— 我這個人叫做『周慕姿』,她有很多興趣,其中一個工作叫做心理師。當我看開這一點之後,我就覺得人生就開闊了,所以我覺得也蠻好玩的地方是,你開始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跟成為你想要的人的時候,會開始越來越多喜歡你這樣子的人靠近你。」

有了這樣的心態基礎建設,就不用費力氣去跟別人解釋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周慕姿認為這種狀態其實蠻愉快的,現在甚至已經非常習慣樂團表演完,然後下來簽書;或者是去簽書會的時候順便要簽專輯。「對我來說,轉換這件事情,是每一個身份都有他一定的樣子,但我盡可能讓那些樣子不要差太多。」

“ 既然每一個身份,都是我自己,那這件事情我就不用做太多的轉換。”

周慕姿不是一個平面的角色,也不只是一位「心理師」。周慕姿是一個「立體」的存在,不論呈現出來是什麼樣貌,都是真實的周慕姿,盡情揮灑著浪漫,還是一顆很能找到生存之道、不被壓碎的「草莓」。

對於生涯迷茫、需要放膽去做轉換,內外在有各種聲音在打架的情形,周慕姿想送給大家「人貴自知」這一句值得寫成匾額的經典字詞,不論在做任何事情,都要清楚你自己的界限和喜惡。當今天有人拿你來跟別人比較、期待你活成怎樣時,你會清楚知道那不是你的選擇,自然就不會被這種話影響,才能活出最立體、最精彩可愛的自己。

延伸閱讀:【履歷範本】心理師履歷教學,聚焦助人者特質、把握求職競爭力

訂閱 Cake 人資週報,獲得:
  1. 雙週一篇趨勢新知
  2. 每季一本電子書
  3. 行銷招募的系統化做法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Success Stories
Aug 30th 2024

Stripe X BBPOS:職缺機會大揭秘、內部員工分享第一手工作觀點!

作為全球最大金融支付公司 Stripe 的旗下公司,BBPOS 一直致力於推動實體支付和軟硬整合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國際人才社群 Cake 透過講座邀請到 BBPOS 與 Stripe Terminal 的管理團隊和工程團隊,共同探討支付科技的應用場景與未來趨勢,分享在 BBPOS 與 Stripe Terminal 團隊的第一手工作經驗,以及集團在台灣接下來的策略佈局重點。如果你是軟韌體、硬體工程師,正在積極尋找工作機會,以下為你整理了本場講座的精華亮點,帶你快速了解 BBPOS 與 Stripe,找到突破性的下一個職涯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