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是什麼?連 ISO 品管都在用的循環管理框架!

PDCA 是什麼?連 ISO 品管都在用的循環管理框架!

當專案或目標完成,並不等同於工作就結束了,無論成效多好,過程都有值得回顧,並在未來做的更好的地方,但該如何有效把檢討流程放入組織流程中?

PDCA(Plan-Do-Check-Adjust)循環式管理,是許多企業為了提升效能,所導入的管理框架。PDCA 鼓勵有效的執行與調整,來提高做事的效率與品質,本文將深入探討 PDCA 循環框架的執行要點,幫助你了解從規劃、執行到檢討的各個個階段如何及時反思,並在調整作業流程的同時,提升品質,進一步運用這項管理辦法實現績效管理。

一、PDCA 是什麼?

PDCA(Plan-Do-Check-Adjust,計畫-執行-檢視-修正)是一種管理框架,起源於 20 世紀時美國著名統計學家沃特(Walter A. Shewhart) 將統計學原理導入製造流程中的品質控管,之後,沃特提出了「檢查、檢測、修正」循環概念。二戰後,由現代品質管控之父愛德華戴明(Edward Deming)推廣到日本後受到重視,因此 PDCA 又稱為「戴明環 Deming Cycle」。

此概念最初引進日本企業後即被廣泛使用。由於 1980 年代日本企業積極改善生產製程,打造出日本製造的高品質產品,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喜愛,讓 PDCA 生產流程受到全世界各大企業推崇。時至今日除了製造業,PDCA 也深入應用於各種領域和行業,包括服務業、醫療業、教育業等,其中的知名企業有:Microsoft 微軟TOYOTA 豐田汽車Starbucks 星巴克MediaTek 聯發科等企業 。

PDCA 循環不但流程靈活彈性,且其框架以「持續改進」為核心基礎,因此若成功在組織中運行,不但能顯著提升效能,同時促進組織內共同成長學習,讓組織在專案執行過程中,能迅速響應資源或市場變動,不斷優化進步。

延伸閱讀: Scrum 是什麼?為什麼軟體開發團隊愛用 Scrum 敏捷框架?

二、PDCA 循環如何執行?四步驟有效提升成效

PDCA 由「計畫-執行-檢視-修正」四個步驟組成並形成實作循環,一個循環之後的情報輸出就成為改善方案或延伸方案,然後再反映到下一個循環。

PDCA  4 步驟


1. Plan 計畫

在計畫階段,建議團隊先訂定清晰目標,再制定具體且可行的計劃,並考慮可能浮現的問題與克服的辦法。計畫要點建議包括:定義明確且可量化目標、設定時間表、盤點資源等,才能聚焦行動與資源,採取連貫的解決方案。

2. Do 執行

實際執行計劃,並累積經驗,建議有意識的紀錄執行過程中的心得想法、突發問題、應變作法與行動,以便後續有效覆盤檢查,並找到改善的施力點。

3. Check 檢視

檢視階段是對執行結果的評估,包含數據追蹤與分析、比對執行與計畫之間的差異等等,當發現與計劃目標不符的地方,在這個階段建議進一步分析出現落差的原因,並在下一個階段做出相應的調整;除此之外,執行過程中任何可以再改善的地方都能提出,當作未來優化調整的依據。

4. Adjust 修正

基於上一階段的結果與回饋,進行必要修正和改進,例如:修改計劃、調整執行方法、引入新流程或方法工具、導入新技術等,目標是不斷優化執行流程,確保再下一次的計劃與執行過程中能進步,讓企業或個人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PDCA 循環是讓產品與計劃不斷進步迭代的管理方法,透過這種方式,除了能客觀改進問題、也能提高效率和品質,這也是為什麼 PDCA 循環框架最常導入許多企業的品管體系和產品開發流程中。

延伸閱讀:OGSM 一頁計畫表,四元素提升工作效率



PDCA(Plan-Do-Check-Adjust)管理框架
PDCA(Plan-Do-Check-Adjust)管理框架

PDCA 的應用場景其實非常多元,並不特別受限於特定專案類型,只要是需要「不斷迭代、改進修正」的專案都適合運作 PDCA 。以下舉例三種情境,可將 PDCA 循環納入其管理實踐:

  1. 新產品開發:當企業計劃推出新產品或服務時
  • 計劃-制定明確的新產品開發計劃,包括目標、時程、預算和風險評估
  • 執行-實施計劃
  • 檢討-檢視新產品的實際性能和市場回饋
  • 修正-根據市場回饋,修正產品
  1. 流程改進:想優化內部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時
  • 計劃-制定流程改進計劃,包括明確的目標、可衡量的指標和潛在問題
  • 執行-實施新流程
  • 檢視核-評估效能
  • 修正-根據效能評估,持續改善流程
  1. 品質提升:想提高客戶對產品滿意度時
  • 計劃-訂定明確的品質目標
  • 執行-實施品質管理措施
  • 檢視-評估實際品質和客戶滿意度
  • 修正-根據查核結果進行改進,確保品質持續提升


三、PDCA 應用:如何連結目標管理&績效管理

PDCA 與常見的目標管理、績效管理例如 KPI 系統、OKR 系統並不衝突,差別只在強調「連續改進」的重要性,建議在 PDCA 的計畫與檢視這兩步驟中結合 KPI 等的目標績效管理方式,因為在計畫階段,組織需要確定明確的目標基準,像是關鍵結果(Key Results)、量化績效(KPI)等,才能在檢視階段,回過頭來檢查計畫的目標,修正後續的步伐。

PDCA 循環框架不但簡單有效,更滿足具備成長心態的企業文化,非常適合目標是持續品質改善,來進行大步伐的革命性改變。透過明確的計劃、連貫的執行、縝密的檢視和敏捷的修正,PDCA 循環管理框架將能督促企業持續滾動、向前邁進。

延伸閱讀:為什麼績效評估那麼重要?4 大績效管理工具、了解如何落實組織績效目標


3 Benefits of Subscribing to Cake's Newsletter

  • Bi-weekly newsletter updates
  • Industry trends and skills recommendation
  • Latest job openings and job search information
Newsletter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Career Tools
Jun 1st 2024

RACI 矩陣是什麼?責任指派透明化,讓專案管理更有效率!

RACI / ARCI 是什麼?RACI 分別代表什麼角色?本文完整介紹能夠幫助你優化專案管理流程的框架:RACI 矩陣,我們將一步步帶你深入了解 RACI 的概念,包括其框架優點、如何使用,以及提供免費的 RACI 模板。無論你是專案管理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專家,本文都將為你提供實用的指導,使你的專案管理更加高效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