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金系到樂團入圍金曲,楊易修的台灣音樂創作之路

文化, 台灣, 靈感, 創作, 金曲獎, 音樂,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公視劇集《斯卡羅》熱播,劇中關於語言、族群等文化的討論也非常熱烈。文化的痕跡遍佈在我們的生活中,言談、舉止、價值觀等等,都可以體現文化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養成與方向。在《科技職涯》第三季的完結篇中,我們邀請到了一位藉由音樂的載體來傳承文化的新銳音樂人 - 楊易修。

如同其他第三季的來賓,易修的職涯路徑也非常有《科技職涯》的精神 - 因為有著強烈的個人信念,而走出只屬於自己的職涯故事。四歲就開始就接觸音樂的易修畢業自臺大財金系,受到音樂感召的他沒有踏入財金背景的標準道路,而是選擇就讀了北藝大跨藝合創音樂學程,畢業後持續在音樂領域工作,擅長「影像配樂、劇場音樂設計、作曲、編曲」等音樂製作。

目前在 Hahow 擔任 Sound Editor 的易修,同時身兼有序音樂音樂總監、异境樂團吉他手暨作編曲,並和樂團一起入圍了 2021 年的「第三十二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在多個不同角色間變換的易修,是如何從不同的身份得到養分的?音樂職涯一路走來有哪些火花跟碰撞?身為音樂人在意的價值跟規劃又是哪些?

有點浪漫又發人省思的分享,都在本集的《科技職涯》!

Podcast 各節摘要
03:00    易修是從小就很肯定自己要做音樂的嗎?
03:45    易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 95% 的把握自己要做音樂?
05:00    維也納交換學生的經歷所帶來的影響
06:30    除了音樂以外,易修原本還有哪些職涯選擇?
07:50    身兼多種身份如何幫助激發靈感
14:10      當時身在維也納的易修,為何突然意識到「不夠了解自己的文化」?
17:00     易修大部分的文化經歷都是自己主動爭取的
19:55     選擇音樂之路跟家人的衝突與停損點
22:25    易修覺得自己有達到 21 歲時訂下的目標嗎?
23:15     樂團入圍金曲獎對於易修的意義是什麼?
23:55    Janice 與易修的緣分 —《旅途》
28:15     易修當初為什麼會寫下《旅途》?
30:10    一起來聽聽《旅途》🎧
33:20    易修的近期與未來規劃   
36:40    易修會考慮在 Hahow 開課嗎?
38:00    Janice 的悄悄話 💬 

音樂之路的萌芽與火花

雖然在年幼時就開始接觸音樂,但是易修一直都沒有那種「命中註定要做音樂」的那種肯定感,直到現在,他對於音樂這條路的篤定程度大概也是 95%,而這 95%,是由從小到大的音樂領域的各類大大小小成就、遇見的貴人所組建而成的,至於剩下的 5%,則是偶爾的自我懷疑。

改變人生的維也納交換旅程

易修在大學畢業之際到了藝術之都維也納交換,原本想去柏林的他,因緣際會來到這個相對古典跟保守的城市。交換的半年間,因為很多旅行和跟自己獨處的時間,易修漸漸體認到自己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嘗試音樂的夢想,否則將來很有可能會後悔。

除了下定決心踏上音樂之路,交換期間交到的一群葡萄牙朋友也給了他很多啟發。當時這些朋友問道「台灣的音樂長什麼樣子?」易修自己回答了南管、北管、歌仔戲等,對方當然聽不太懂,但他自己其實也是似懂非懂,後來當朋友再追問時,易修自然也答不太上來。

當下他以為這是很正常的事,一般人應該也不太能深入了解音樂背後代表的文化。但是當他再反問朋友葡萄牙的在地音樂時,朋友竟然講得出樂種、歷史脈絡、這類音樂都在哪裡演出等等,而且這位朋友甚至並非音樂背景出身,這樣的體驗讓易修很震撼。

接著在歐洲的旅行,除了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團以外,他開始有意識地多接觸當地特有的音樂和表演,像是在山洞裡面觀賞佛朗明哥等,種種的文化洗禮,讓他下定決心回台灣後必須做些什麼。

那些財金系通常會選擇的職涯

「我一直以來都有點隨波逐流,但我其實自己是非常不喜歡隨波逐流,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一件事。」

談到跟大學學歷完全沒有關聯的職涯選擇,易修坦白地道出自己的矛盾之處,儘管一直都有意識到自己心底對於主流道路的抗拒,但是升學時他仍然做了大多數人的選擇。大學時在管理學院接觸的課程和競賽雖然有趣,但和音樂相較之下,還是無法對他激起相同的熱情,他也很清楚自己無法投注一輩子的心力在金融、顧問這類的工作領域中。

停損點 - 沒有___就___

易修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並沒有特別豐厚的音樂資源,從小到大的很多遊歷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認為自己還蠻擅長找資源、認識新東西和新的文化,像是他今年夏天就在線上跟日本老師學習日本能樂的「謡」,有時半夜練習的聲音也蠻常嚇到家人。

對於音樂之路的決定,雖然還不到掀起家庭革命,但確實也有不少碰撞。相比財金系背景可以選擇的工作,易修顯然是選擇了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但他仍然堅持要在年輕時好好嘗試,在冒險之餘,他的確也為自己規劃了一些後路。

要嘗試到什麼程度呢?易修分享自己在 20 歲時 - 剛開始學習配樂與編曲並在 SONY Music 進行短暫實習之際,寫下的目標是「在 28 歲時能夠靠聲音維生」,而他也確實做到了。易修的作品可以在雷亞遊戲的 Cytus、Hahow 線上課程中聽到,而在 2021 年更是和异境樂團一起入圍了金曲獎的「演奏類最佳專輯獎」,更讓他感受到被這個市場所肯定,對他而言是個很大的里程碑。

文化, 台灣, 靈感, 創作, 金曲獎, 音樂,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好奇易修有哪些經歷嗎?來看看 易修的 Cake!
如果你也喜歡易修的 Profile,歡迎使用 Cake 製作獨一無二的履歷 🙌🏻

認識易修的創作與靈感

除了作為本集《科技職涯》的來賓,易修與 Janice 其實還曾經合作過一首音樂作品 — 《旅途》。在易修的創作生涯中,最少的就是詞曲的創作,《旅途》便是其中難得的作品。

寫作《旅途》時,易修正值高中的年紀,出於對學業成績的追逐、同儕之間的強烈比較心,他感受到這氛圍常常會導致大家走上幾乎同樣的人生道路,卻不一定是每個人心中真正想要的,《旅途》這首作品便是在傳遞一種「想要掙脫隨波逐流的束縛」的心態。

高中時易修聽最多的是金屬、搖滾,尤其是前衛搖滾,因此在創作《旅途》時,在節奏與和弦的處理上就沒有那麼平易近人,想要藉此創造出獨特性。雖然年少時的作品沒有那麼精緻,但在多年後的現在,易修仍然很喜歡《旅途》,不管是其表現出的能量,或是歌詞中傳達的想法跟氛圍,是現在的他仍然被深深觸動的。

一起來聽聽《旅途》🎧

利用不同的角色 refresh

不管是在 Hahow 的工作、在有序音樂擔任音樂總監、在异境樂團擔任吉他手暨作編曲,或是學習北管、參與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演出,易修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組織中穿梭,他對於這樣的生活型態樂此不疲,甚至藉此來醞釀創作的靈感。

舉例來說,有些人習慣將一件事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做完,但是易修發現自己常常會需要暫停的時間。尤其是在創作時,他發現一鼓作氣的效果不如他先去睡一覺起來、用更高的維度再重看一次能帶來更多靈感。因此,在不同的角色間轉換對他來說就有類似睡一覺的效果。比如說白天上班、晚上練團,晚上他雖然沒有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潛意識中卻會持續思考工作上遇到的難題,透過不同的人事物刺激,進而激發靈感。

這樣的思考模式,可以讓他有喘息的空間,卻同時能夠持續前進。

文化, 台灣, 靈感, 創作, 金曲獎, 音樂,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易修所屬的异境樂團演出側拍

建構台灣音樂的風貌

在歐洲的經歷,讓易修感慨自己很不熟悉台灣的文化,因此他開始大量接觸台灣與亞洲傳統音樂,踏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去和其他音樂人建立更多元的交流,未來的目標是希望可以在保存台灣音樂的同時,也能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針對這樣的目標,他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創作,以新的樣貌來處理這些比較少人知道的元素,進而推廣出去。最近他正在忙的案子是取樣台灣傳統音樂的聲音來製作音色素材,以提供音樂創作者更豐富、更獨特的元素。

目前正在進行的是「泛泰雅族的打擊系列」,藉由太魯閣族的打擊手朋友,來錄製各項打擊樂器的聲音。除了原住民音樂以外,之後易修也會想要拓展到漢人音樂、客家人音樂、台灣原生的歌仔戲等等,讓「台灣的音樂」被更多人聽見。

易修的精選書單

文化, 台灣, 靈感, 創作, 金曲獎, 音樂,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by 羅展鳳
文化, 台灣, 靈感, 創作, 金曲獎, 音樂,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世界民族音樂文化》by 饒文心
文化, 台灣, 靈感, 創作, 金曲獎, 音樂, 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 Podcast
《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by 張鐵志

更多人才的精彩分享,敬請鎖定 Cake 的《科技職涯》Podcast!

《科技職涯》是由 Cake 創立的 Podcast 廣播節目,專門邀請在科技、數位和新創領域的工作者來分享職涯趣事及觀點,每週三固定更新,目前可以在 KKBOXSoundOn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MixerBox 上收聽,歡迎追蹤 :headphones:

訂閱 Cake 人資週報,獲得:
  1. 雙週一篇趨勢新知
  2. 每季一本電子書
  3. 行銷招募的系統化做法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Cover Letter
8월 2일 2024

【推薦信範例】如何請老師/自己寫推薦信?4 步驟完美準備大學與研究所推薦信

申請大學或研究所時的推薦信該怎麼準備?該如何請教授或老師寫推薦信,取得師長推薦函?如果老師或教授請你自己寫好推薦信,有推薦信範例或範本可以參考嗎?推薦信又有什麼格式呢? 花個 3 分鐘閱讀這篇文章,釐清關於推薦信和推薦函的疑惑,打造成功獲得入學機會的推薦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