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職涯》Podcast 第三季的第 11 集 中,JGB 的 CEO 兼 Co-Founder Joanna 曾和我們分享過新興的領域「地產科技 PropTech」,也就是利用科技解決房屋買賣、租賃甚至是整個房地產產業所面臨的問題。
然而,如果大家以為 PropTech 領域聽起來那麼新,應該只有新創公司在投入,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其實,大型的房地產業者也都洞察到了科技對於產業趨勢更迭的重要性,紛紛挹注更多科技的資源與能量在房地產產業,甚至更多樣化發展居住生活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本集《科技職涯》的來賓 — 企業架構師 Clark 與 iOS 工程師 Irving,便是來自擁有亮眼成績的 信義房屋,他們將會在這集中與我們分享「企業架構師」這個角色到底在做什麼、可以為企業帶來哪些系統整合以外的商業價值;而對於像 Irving 這樣的工程師來說,架構師又可以為自己的職涯帶來什麼樣的成長。
如果你對架構師這樣的角色感到興趣,但不知道該怎麼養成相關的技能,或是想知道架構師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價值,都可以參考本集的分享!
Podcast 各節摘要
02:45 什麼是企業架構師?
04:50 架構師需要什麼技能?
06:40 為什麼企業需要架構師?
09:20 與架構師共事可以帶給軟體工程師的成長
12:25 Clark 身為架構師對企業帶來的影響
15:05 Irving 在信義房屋做過最有趣的專案
17:20 在房仲業當工程師是什麼感覺?
19:15 有哪些可以幫助屋主的專案?
20:00 Clark 在信義房屋做過印象深刻的專案
26:10 身為架構師的 Clark 在信義房屋看到什麼職涯機會?
29:00 Irving 的職涯難題如何在信義房屋獲得解決?
31:10 Irving 覺得信義房屋是怎麼樣的團隊?
32:55 Clark 認為信義房屋提供什麼樣的舞台?
Clark 目前在信義集團擔任「企業架構師」,負責在數位轉型中推動 IT 及業務架構的分析與設計。他分享,企業架構師、軟體架構師與軟體工程師三者間的差別,如果用打造重劃區舉例的話,企業架構師就是整個重劃區的設計師,負責規劃哪裡要蓋商業大樓、哪裡要蓋學校、哪裡要蓋停車場,對比企業內則是負責產品邊界規劃、應用系統藍圖、技術堆疊設計 … 等等架構面的分析設計;而軟體架構師則是個別建築物的負責人,負責規劃一棟商業大樓要蓋多高、需要多少樑柱、多少停車位、多少電梯,對比企業內則是負責應用系統內的軟體分層、模組分塊、相依方向 … 等等軟體架構面的分析設計;至於軟體工程師,則像是這棟商業大樓其中一間辦公室的設計師,負責規劃辦公室的設計、格局、燈光風格等,對比企業內則是負責前端頁面開發、後端邏輯開發等開發工作。
Clark 補充,基本上很多商業模式都脫離不了軟體產品的輔助,比如說只是在住家樓下的商店買個雞蛋,店家就會需要使用 POS 系統來結帳、列印發票,才能夠完成整個流程與商業模式。因此,軟體工程師、軟體架構師以及企業架構師,可以說是現代商業社會背後的重要推手。
軟體工程師出身的 Clark 舉例,在軟體工程師的階段,他會關注軟體開發的技能,比如說 C#、JavaScript、物件導向、design pattern 等等,到了軟體架構師的階段,則會多培養架構方面的技能例如分層架構、分散式架構、TDD(Test-Driven Design)、DDD(Domain-Driven Design)等等。
到此為止,都還是主要關注程式面、產品面的領域,但是到了企業架構師的角色,則需要把企業作為營利組織的本質考量進來 — 包括商業的架構、通路的架構、商品的策略和行銷等等,從而去規劃整個企業應該前進的大方向。
除了工作上的學習,Clark 也積極透過社群和其他人討論,輸入、輸出後累積成自己的技能。「其實技術都是可以學會的,可是你自己有沒有那個願意成長的心態?」電子科技畢業、自認只是半個資訊本科生的 Clark 這麼說道。
打開求職網站,會發現工程師的職缺非常多,架構師卻寥寥可數。Clark 分析,這是因為很多企業目前還是習慣使用「專案」的方式去設計系統,而專案只要能夠符合各自的時程、預算和目標就沒有大礙;然而,日後若是想要在原先的系統上面添加功能,就算有餘裕可以修改,日積月累下來也會成為難以更動的「技術債」,此時就只好全部打掉重來,如此反覆的惡性循環,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消耗。
Clark 認為,架構師應該要將系統或是整間企業當成一個產品去經營 — 該怎麼行銷?想要達成什麼目標?5-10 年後希望可以達成什麼樣的願景?接著再回推 — 第一步該怎麼做?透過架構師的規劃,企業的長期願景將不再只是一個模糊的意象,而是可以透過實際規劃出來的道路,讓所有的員工跟著企業一起朝目標邁進。
如果以 Clark 目前在信義房屋規劃的架構為例,除了常見的軟體架構以外,比較少人在討論的是「商業模式的架構」,比如說房地產業者提供的服務是「案源的媒合」,也就是房地產物件的需求、供給串接,這是服務的架構;而提供服務的通路有網站、APP、實體分店甚至是 Facebook、Instagram、實體廣告等等,這是通路的架構。
架構師的角色可以幫助不同層級的架構做細膩的拆解、互相搭配,一邊累積商業模式與產品、一邊發展新的通路,兩邊無論何者有新的成長,都可以再套用過去的經驗、走得更長更遠。若是以現在正夯的元宇宙為例,同樣的案源可以曝光在以往的通路中,也可以藉由 VR 去觸及更多的人 — 有意識地去切割服務跟通路、達成 1+1>2 的成果,這就是架構師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價值。
那麼,對於一位軟體工程師來說,團隊裡面有架構師角色又有什麼好處呢?目前在信義房屋擔任 iOS 工程師的 Irving 坦言,在工程師職涯的早期,他常常會感到迷惘、不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哪、不確定自己做的架構是否正確,雖然會透過自學和參與社群,但總覺得還是沒有直接解決自己的困惑。
後來,Clark 以架構師的身份加入信義房屋,軟體工程師出身的 Clark 懂程式語言也懂架構,可以幫助團隊用大方向、架構嚴謹的角度規劃目標和工作內容,讓 Irving 有很多收穫。以往他需要依賴自己收集架構、使用第三方套件來協助開發,但是架構師的角色加入後,會針對功能明確地定義分層,工程師也可以加入專案規劃幫助方向收斂,同時建立專案模型圖,在過程中逐步培養架構的能力,並能跨越程式語言的限制,融合「人服務人、系統服務人、系統服務人再去服務人」的架構思維,「後續開發上就有點像流水線,很自然流暢地就可以把新的功能做出來了。」Irving 說道。
想了解 Clark & Irving 的豐富經歷嗎?來看看 Clark & Irving 的完整 Cake ✨
如果你也喜歡他們的 profile,歡迎使用 Cake 製作獨一無二的 profile 和履歷!
Irving 目前在信義房屋主要負責開發提供給業務的輔助工具,例如業務彼此、業務與客戶間的溝通軟體,以及各項可以幫助幫助業務服務客戶的工具,讓業務的工作能更有效率、更輕鬆的完成。由此可知,業務是這些產品最主要的使用者,因此 Irving 會跟開發團隊一起去拜訪業務單位進行訪談、獲得最實際的使用者痛點;比如說,有業務提出自己沒有辦法在帶看房屋的時候記得那麼多案件的細節,Irving 就會和團隊一起討論、各自提出解決辦法,並向內部提案,分配給最合適的團隊執行相關的解決方案。
雖然身處房仲業,但信義房屋的 IT 團隊並不需複製業務的工作文化,比如說大家可能會想像房仲要常常呼喊口號、追趕業績,但是身為工程師的 Irving 完全沒有經歷過;另外像是網路上常見的評價「學長學姊制」,Irving 個人的體驗其實還蠻逗趣 — 剛加入信義房屋時的 Irving,跟著公司內部習慣,會禮貌性稱呼不熟識的同事為學長、學姊,而自己也常會被稱作學長,後來才發現對方其實比自己資深 10 幾年,所以,雖然大家會用這個詞,實際上同事間合作關係是平等和融洽的。
除了主動提案的空間以外,拜訪過程中的交流也讓 Irving 印象深刻,比如說在需求談訪完後,業務同仁帶著開發團隊一起品嚐當地有名、在地人才知道的薑母鴨店,也可以幫助開發團隊更了解實際在當地的生活樣貌,有助於他們更加同理業務團隊、客戶的需求,像是可以把薑母鴨店標註在 APP 上,讓業務可以協助客戶了解附近的生活機能。
除了幫助業務的工具以外,Irving 也舉例另一個幫助屋主的產品「屋主省心方案」— 利用系統自動分析、提醒業務目前手上有哪些符合需求的案件、是否有特定案件已經有一陣子沒有被帶看、近期該區域的成交價格範圍 … 等等,如此一來可以省去人工檢核的時間,也可以幫助屋主省去案件關注度不足的煩惱。
至於 Clark 在信義房屋參與過最有趣的專案,那就非跟全球前三大管顧公司一同合作的數位轉型莫屬了。除了資訊相關人員以外,其實信義集團所有角色都參與其中,比如說分店店長、區主管甚至是各分店的秘書,都可以協助最有效率地協助的顧客旅程分析、價值鏈裂解,不需要讓開發人員自己憑空想像。
Clark 舉例,帶看房屋時客戶常常會詢問附近有什麼好吃的,若是架構師、工程師遇到這樣的問題,可能第一直覺就是透過系統、大量的分析和收集資料去解決,但如果回到最單純的需求 — 分店每天都會需要訂便當,此時只要負責訂餐的秘書每天記錄選擇的店家 & 評價,就可以慢慢累積資料,成為最可靠的資料庫。
藉由不同職能的同事一起參與數位轉型,常常可以讓 Clark 跳脫架構師的角色,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和解決,讓他覺得非常有趣。此外,就像前面提到的,企業架構師就像是一個重劃區的設計師,能夠跟各種職能協作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學習,讓他能夠兼顧廣度與深度、集結眾人的智慧,再有條理地梳理出新興、有潛力的商業模式出來。
Clark 也舉了另外有趣的專案為例 — 越是經驗老道的業務,越可以洞察出客戶沒有開口說出來的需求及預算範圍,比如說客戶提出的條件是「板橋,三房兩廳 2000 萬以內」,一位新手業務可能帶看了好幾個物件客戶都不滿意,最後卻發現客戶經由資深的業務買了一間 2500 萬的房子 — 這都是仰賴資深業務的經驗,並觀察客戶的所有面向包括工作型態、生活作息等,才能夠判斷客戶願意出的價格其實有 2500 萬元之多、或是客戶其實也很有意願看看四房的物件。
如何打造出幫助新手業務掌握客戶需求的配屋工具?Clark 分享,透過收集很多數據和分析、建立預測模型,讓新手業務能夠藉由 AI 智能配案工具洞察客戶沒有說出口的需求,不僅可以提升成交的機率,也可以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Clark 回憶,當初他在面試信義房屋的時候,很直覺認為自己要參與的就房屋仲介相關的產業範疇是,但是實際了解之後,才發現除了「信義房屋」這個最知名的品牌以外,整個信義集團著墨的業務其實非常廣泛,例如居家清潔、房屋修繕甚至是外送等,只要是跟「居住生活」相關的主題,都是信義集團關注的範圍。也因此,Clark 在信義集團的舞台是以整個集團的角度去做數位轉型的架構設計,對於一位架構師來說,是非常值得投入的挑戰。
此外,整個集團對於數位轉型的重視與執行力也是 Clark 所看重的,不僅僅只是導入敏捷的概念或是把系統換新,而是從組織面、流程面、規章面追根究底,只要是對商業模式有幫助的,都大刀闊斧地進行數位轉型;同時,信義集團的豐沛資源以及領導者的決心,都讓一切遠遠不只是紙上談兵。
Irving 則坦言,自己的職涯走過蠻多歪路、也曾有過不少迷惘,而信義房屋開始投入數位轉型,不僅是對於集團本身的成長有益,之於 Irving 本人,也是他工程師職涯中的里程碑 — 讓他確立了現階段想要學習架構的目標,並同時參與整個信義集團數位轉型、從中獲得經驗和發揮空間。從前面開發團隊拜訪業務單位、探索需求並能夠主動提案的例子也可以看到,公司不吝於給予員工資源和信任,才能夠帶動整個集團一同參與數位轉型的大型專案。
因應數位轉型,信義集團的資訊團隊也在快速成長中,從 2019 年 Irving 加入之初到現在,已經從 40 人成長到超過 100 人。Irving 分享,雖然房仲的數據量不到數百萬件的程度,但是每一筆資料都代表著一間房子,每一筆資料的價值都是高的、需要處理更多細節,也非常注重資訊安全,因此還是需要更多數位人才的加入,也有很多發揮空間可以跟公司一起前進。
「房地產是一個蠻特別的行業,它是一個很高度的人服務人的產業,而且他很低頻。」Clark 分析道,房地產的購買決策時間非常長,因此在設計產品、服務的時候,就需要考量如何因應在這麼長的週期中,可能會影響決策的各種複雜原因,並串接各項服務與人,去組合成各式各樣可以幫助商業模式的系統,之於一位軟體工程師,或是架構師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而這個過程中所需要的學習,也都可以善用整個信義集團的資源。如果你也渴望挑戰、享受學習,信義集團會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舞台。
收聽完本集 Podcast,你也想加入由企業架構師掌舵的團隊、參與打造居住生活第一品牌嗎?
馬上瀏覽信義房屋全部職缺 👉🏻 https://www.cakeresume.com/companies/sinyi/jobs
Eric Evans
Robert C. Martin
Clark 的推薦原因 📝
領域驅動設計,讓開發人員跳脫程式碼,改用事物的本質去思考、去設計。透過作者精煉過的各種模式,一步步將領域知識拆解為:領域模型、領域物件、程式物件,並最終產出應用系統。這樣一連串的工程手段,最終可以達到「模型即程式」的目標,讓視覺化的領域模型加速團隊之間溝通與思考;並持續將領域知識累積在團隊及系統上,逐步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Donella H. Meadows
Clark 的推薦原因 📝
系統思考,讓開發人員跳脫程式系統,將萬物都視為系統去思考、去設計。「萬物皆系統」是個很有趣的觀點,讓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物本質。就像是一杯熱水放在桌上,背後也會有熱流系統運作,慢慢將熱水的溫度拉平到室溫;更不用說還有摩擦力系統、重力系統、光線系統….在背景運行。這些回歸到工作領域,開發人員所打造的系統,除了「純程式」的系統,還可以延伸出「程式+人」組合出來的系統,更進一步還可以設計出「純人」運作的系統。透過系統思考提升分析設計的高度,讓開發人員不再受限於程式碼,而是將萬物都視為元素進行分析設計。
王堅
Clark 的推薦原因 📝
在線思維,讓開發人員重新思考:服務、數據、計算,三者之間的關係。「服務在線」:資訊化時代,企業透過在線的方式(Online)提供企業服務,並且不斷調整服務流程、減少離線的服務斷點,在線滿足客戶需求並以此獲利。「數據在線」:在線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中,於業務領域內挖掘可觀測的數據模型,持續沉澱相關領域的業務數據。「計算在線」:在線計算業務數據,帶來指標、帶來指引、帶來識別。在線計算出來的結果,改變在線服務的服務內容及流程。服務、數據、計算三者成為一個閉環,持續改變企業提供的服務,在線滿足更多客戶的期待。
Eric Evans
Robert C. Martin
Irving 的推薦原因 📝
一直都不斷閱讀這兩本書,工程師生涯的初期真的不會寫程式,東西能動就好也沒有人指點。透過這兩本本書更加認識架構,軟體架構是為了解決許許多多苦海眾生的迷惘而生,寫程市一兩年後開始感受到各種不變,於是開始自己建立土法煉鋼的架構,隨者經驗的累積有一天終於在找關鍵字的過程接觸到了 SOLID 原則跟 Design Pattern,才有那麼一點豁然開朗的感覺。
最近在拜讀這兩本書時,SOLID 原則跟 Design Pattern 觀念更加完整的呈現在眼前。我覺得就像這兩本書的序所提到的一樣:「每個軟體工程師的書架上都該有這本書。」
Marty Cagan
Irving 的推薦原因 📝
近期團隊開始執行敏捷開發流程,因此大家一起來看了這本書。在敏捷團隊中,工程師不能獨善其身只做程式開發。畢竟一個團隊中通常只有幾個懂技術的人那個人就是工程師,提出適當的建議加入討論也是專案規劃的重要環節。 書中提出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團隊要像是一個傳教士,身為一個工程師參與整個開發過程,可以有機會讓專案變成你也喜歡的樣子。
《科技職涯》是由 Cake 製作的 Podcast 廣播節目,專門邀請在科技、數位等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來分享職涯趣事及觀點,目前可以在 KKBOX、SoundOn、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MixerBox 上收聽,歡迎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