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工程師,又稱 PE 工程師(Product Engineer)注重於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而製程工程師則關注生產過程的改進和管理。兩者在實際工作中常有交集,特別是在確保新產品順利投入生產的過程中。本文將專注在介紹產品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技能需求、薪資待遇與相關職缺資訊。
台灣的產品工程師是常見於製造業、資訊科技業和半導體業以及相關產業。產品工程師主要負責開發和設計新產品。他們參與產品的概念、設計、測試和製造過程,確保產品滿足客戶需求並符合公司標準。產品工程師通常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早期階段就參與開發,並與多個團隊合作,包括設計、製造和市場行銷。
產品工程師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與研發產品、解決問題並提供實際商業價值。工作範疇涉及寫程式和功能發布,主要側重於寫全端程式,並且特別關注前端開發。先簡單帶出產品工程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包括:
製程工程師負責透過工程原理和工具知識設計、實施和優化製造流程,並制定品質監控程序,確保產品的高效製造,並達到最優的品質標準。製程工程師多在製造業,包括食品飲料、汽車、製藥以及各種民生消費品。
而產品工程師致力於產品研發,而且要常與設計師合作,並透過研究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確定新產品開發的項目與規格。
相對而言,製程工程師主責是改進製造業等產業的生產流程,常與營運和工廠經理密切合作,解決生產效率不佳的問題。
還想了解更多產品工程師相關精彩內容?別錯過 XChange 經理人學院!課程由全球知名企業技術領袖授課,深入解析產品開發、技術決策與跨部門協作,助你晉升高階技術管理角色,早鳥優惠只到 2/26 截止!
產品工程師的主要職務內容以產品開發為核心,從產品藍圖發想、研發製造與改良,都需要 PE 工程師投入心力、解決問題。
產品工程師必須了解客戶的需求和期望,確保彼此對產品規格的理解一致。
針對產品設計、樣品製作以及量產時程進行討論,才能提出完整的開發計畫。
依據產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行產品測試,並進行相應的調整。
同時根據測試結果和用戶回饋以修正設計,確保產品符合標準和客戶期望。
產品推出後,持續監測與提升產品良率,提出改進方案以優化製造流程。
產品工程師需具備怎麼樣的學經歷、技能與人格特質,能夠期待怎麼樣的職涯發展軌跡呢?
一般來說需要擁有工程學士以上的學位,而製程工程師一般也需要取得學士學位,不過他們的專業領域可能有所不同。有些製程工程師可能擁有化學工程學位,而其他則可能擁有機械工程或其他相關領域的學歷。許多製程工程師也會尋求獲得美國品質協會(ASQ)的認證。該協會提供多種不同的認證,教導專業人員如何運用品質控制工具和方法。
具備 CAD 繪圖技能,來建立精確的模型和設計圖。與團隊成員或供應商有效溝通設計和開發理念,以控制產品開發成本與降低失敗率。此外,了解介面和腳本語言(Scripting Language),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可操作性和功能性。
具備創造力,能夠在設計與改進產品流程中,提出新穎、創意的解決方案。善於解決問題,需要精確地應對技術和設計上的挑戰。團隊合作與領導力使產品工程師能夠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成員合作,共同實現目標。
新人通常從助理產品工程師或副產品工程師開始做起。經過 2 至 4 年的經驗,產品工程師可以晉升至資深產品工程師,也被稱為三級產品工程師。
約經過 5 至 7 年,隨著經驗累積,產品工程師可晉升到四級產品工程師,也被稱為首席產品工程師。
累積 8 年以上的經驗,可以發展至更高階級,包括首席產品工程師和產品工程總監。
總結來看,產品工程師主導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確保其滿足市場需求和品質標準。具有豐富技術知識和創新思維,產品工程師不斷追求技術前沿,為公司帶來競爭力。他們在跨功能合作中發揮協調作用,協調不同部門需求,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同時,產品工程師負責品質保證,從設計可行性評估到測試流程建立,持續改進品質。參與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確保產品長期成功上市,是企業持續成長和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