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創造員工歸屬感?「心理安全感」成職場新命題

​​CakeResume 協辦第 3 屆多元共融願景獎!「心理安全感」成職場新命題
​​

2024 第 3 屆「多元共融願景獎(Diversity for Better Tomorrow Awards,DBTA)」,以「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共融世代」為題,期待透過 DEI 的推動,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提升人才的歸屬與留任,更為多元夥伴賦能。

DBTA 為台灣首個鼓勵多元共融的代表性獎項,透過具有產業公信力的獎項與評審團隊,鼓勵更多企業、組織勇於與國際接軌,突破現狀,積極當責建造符合聯合國 SDGs 概念人才永續並帶來心理安全感的企業環境,致力發掘並表彰在多元共融 DEI(Diversity 多元、Equity 公平、Inclusion 共融)領域內的優秀實踐(Best Practices)。

同時,多元共融願景獎頒獎典禮當天,更設計多元的主題論壇,期待透過產業交流,以及產官學的多方視角,共同推進多元、公平與共融(DEI)的理念實現,建立亞太地區領先的 DEI 交流平台。

一、DEI 為何重要?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

推動 DEI 不僅可以強化雇主品牌,更是提升人才認同、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的關鍵;對內則可以讓組織內的所有人感受到安全(Safe)、被尊重(Respect)、被重視(Value)的心理安全感,有助於提高員工的滿意度,還能提升企業與組織的整體競爭力。

推動 DEI 可以讓組織內的所有人感受到安全、被尊重、被重視的心理安全感,有助於提高員工的滿意度,還能提升企業與組織的整體競爭力。
推動 DEI 讓組織內的所有人感受到安全、被尊重、被重視的心理安全感,有助於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企業組織的整體競爭力。

因此,2024 年的「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主題將訂為「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共融世代」。期待透過 DEI 的推動,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提升人才的歸屬與留任,更從心理安全感出發為多元夥伴賦能。

“ 領導者如果沒有辦法創造讓多元人才無懼發揮的環境,是一種人才的浪費,多元共融不只是一個政策或是流程,而是一個戰略、策略,是一個願景。 ”

Google 總經理林雅芳

2024 年的「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主題將訂為「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共融世代」
2024 年的「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主題將訂為「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共融世代」

延伸閱讀:DEI 調查報告:台灣員工指職場「6 大現象」不夠 DEI!

二、深化心理安全感,DBTA 邀請企業參與報獎

2024 年的第 3 屆「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主辦單位女人迷 Womany 增加「多元肯定方式」,鼓勵各大企業踴躍參與。除了公開入圍名單,凡是報名參加 DBTA 的企業,都將獲得 DEI 願景小聚(實體講座)一場。

另外,從「報名、入圍、得獎」每個階段參與的企業,皆有不同的獎勵與對應資源可獲得:

報名企業可獲得

  • 報奬即享數位感謝狀 1 張,並加入多元共融盟友行列

入圍企業將獲得

  • 入圍公開肯定(於「多元共融願景獎官網」曝光)
  • 願景會小聚邀請名額(專為為企業打造的專業 DEI 人脈網絡)

得獎企業會獲得

  • 得獎企業將額外獲得獎盃肯定
  • 享獲獎媒體與社群曝光資源
  • 對外曝光品牌雇主印象

主辦單位女人迷相信,推動 DEI 文化是一場漸進式的企業改變,需要長期投入資源,也需要跨出第一步。我們期待與企業攜手為人才建立心理安全感,共同讓 DEI 成為企業與人才之間的共好橋樑。

三、心理安全感是 ESG 一環 ,助企業實踐永續願景

除了以心理安全感為主軸之外,今年的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也延伸議題,期待看見 DEI 多元且跨維度的實踐面向,新增「最佳友善家庭職場」、「最佳跨世代共融企業」、「最佳 DEI 啟點獎」、「最佳持續發展貢獻獎」等獎項。

“ 面對大缺工時代,企業人才風險高:少子化大量減少青年勞動力、缺工議題、提早退休潮使企業經營更困難。ESG 和 DEI 需要共同推進,以實現地球永續的積極願景。”

KPMG 亞太區 ESG 負責人黃正忠

KPMG 亞太區 ESG 負責人黃正忠,在 2023 年的多元共融願景獎頒獎典禮中強調 DEI 的重要性。
KPMG 亞太區 ESG 負責人黃正忠,在 2023 年的多元共融願景獎頒獎典禮中強調 DEI 的重要性

更多關於 DBTA

女人迷致力於多元共融超過 13 年,引領企業朝向聯合國 SDGs 持續進步,並制定 ESG 人才永續行動藍圖,因而於 2022 年創立「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旨在啟動台灣職場正向轉變,共同打造 DEI 職場文化、提倡具備心理安全感的職場環境。

DBTA 不僅是台灣首創的多元共融獎,至今連續舉辦第 3 年,倡議促進職場 DEI 文化,期許能為 XYZ 世代帶來更有效的職場溝通、增進心理安全感與歸屬感,也為企業招募留住多元人才、打造共融管理,建立雇主品牌。

第 3 屆「多元共融願景獎(Diversity for Better Tomorrow Awards,DBTA)」,以「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共融世代」為題,期待透過 DEI 的推動,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
第 3 屆多元共融願景獎以「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創造心理安全感共融世代」為題
  • 2024 第 3 屆 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簡章索取:點此
  • 2024 第 3 屆 多元共融願景獎(DBTA)報獎入口:點此(報名收件至 2024/7/31)
  • 索取線上說明會連結,報獎更順利:點此
  • DBTA 常見問題

本文授權轉載自《女人迷》:2024 第三屆多元共融願景獎!心理安全共融世代,有效溝通提升歸屬感

作者《女人迷》

Womany 女人迷自 2011 年創立以來,致力提供多元視角的對話平台,多次代表台灣於亞太經合會議(APEC)發表關於女性經濟賦權議題及分享台灣成功經驗,2019 年入圍由聯合國(UN)日內瓦計畫創立的全球性獎項 WSIS Prizes,2022 年率先推出結合在地及國際視野的「DEI 多元共融願景獎」,並發布台灣首份 DEI 策略白皮書,集結民間與產業數據,目的是深入洞察人才需求,推進企業組織在 DEI 方面的策略落地,亦參照聯合國的 SDGs 永續目標,引導組織提升其 ESG 表現,確保人才策略的永續發展。

訂閱 Cake 人資週報,獲得:
  1. 雙週一篇趨勢新知
  2. 每季一本電子書
  3. 行銷招募的系統化做法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People Operations
Jan 2nd 2025

服務證明書大全:服務證明書範本、開立方式、和離職證明書差別?

服務證明書是什麼?勞工求職時,除了履歷,也可以提供「服務證明書」,證明自己過去受雇於雇主的工作經歷和年資。本文將介紹服務證明書的意義、法源依據,並解釋勞工在何時可向雇主要求開立服務證明書,以及雇主應在服務證明書上記載哪些內容。最後,也附上有關服務證明書的常見問題和範本,供勞資雙方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