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有什麼忌諱嗎?為什麼我和同學、同事明明經歷差不多,總是我被刷掉別人被選上?針對履歷表的幾個地雷和吸睛關鍵不藏私公開。
有些人以為履歷是在自我介紹,就把自己的身家和所有經歷都全部寫進去,現在是在求職不是求偶,讓人清楚你對這份職務可以有什麼貢獻是首要目標,要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等進公司再聊。根據人資 B 表示,有些求職者會把不相干的優秀經歷也列出來,大概是捨不得不錯的佳績無法分享。例如某位做過政治人物辦公室發言人,但現在轉行來當工程師,其實關於跨行類的經歷作品就不需要交代太多。如果還是覺得能幫自己加分的話,也請列在最後就好。
看完第一點,有些求職者就很開心自己沒有轉行經歷,那麼和這個領域、職務有關的就全部都可以放囉?完全錯誤,以設計科舉例,四年畢業後畫過的圖都是厚厚一大疊,但是履歷表作品集請挑選高分的和得獎的為主,不然太多不只人資沒耐性看,有些水平不那麼高的作品反而會拉低整體印象。並不是作品多就是好!
很上進... 人很 nice... 團隊導向... 這些實在太多人用了,第一很容易跟人撞梗,馬上失去獨特性,第二根本無法驗證,這些大家都期待職場上應有的正面特質,單用文字真的不能幫履歷加分。如果徵人文中明確提到需要這些特質,當然要回應它,但請具體地、用案例來示範你的正向人格特質,例如需要領導力的工作,可以列出你擔任過小主管的案子,並且說明你有什麼體悟、還可以調整的地方等等。
除了用案例來證明你是個很棒的人才之外,量化所有優秀事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招術,可以馬上讓你履歷亮眼一倍。當你寫出一個經歷或是特質的時候,反問自己這一段可以怎麼讓數字來證明?這下子就不會出現籠統的經歷,讓人資看完也不知道可以讓你幹麻,而是非常了解你的能耐,比起只列出經歷的其他求職者而言你的履歷會立刻非常生動具體。
前面幾個重點都提到,要「客製化」履歷,可以針對不同公司寫附函等等,這時候有些求職者會圖方便,類似職務就用同一份基本架構再改關鍵字,但根據人資 D 表示,很多人忘記檢查,常常收到寫著主要競爭公司的名稱...。可以體諒某些領域的頭幾家大企業都令人嚮往、客製化時也不用修改太多東西,但寫好履歷時可以按 Contrl+F 檢查一下公司名稱是否確定改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