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疫情帶起的「機器人與自動化」趨勢,近幾年來不僅大幅改變了電子業和工業領域的營運生態,更在全球範圍內飛速發展,如今自動化技術應用已經成為實現智慧製造和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這波趨勢也進一步衍生出不少相關職缺。
許多台灣知名企業如台達電子、鴻海與聯發科皆已積極參與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本文將為大家探討全球和台灣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市場的現況和前景,並介紹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產業中的相關職缺和工作內容。
根據調研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22 年亞太地區的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為 587 億美元,同年的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為 1950 億美元,而這個數字預估將在 2032 年超過 4951.1 億美元,預計在 2023 年至 2032 年期間以 9% 的複合年增率(CAGR)成長。
全球各地區都在積極投資和採用工業機器人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指出,自 2020 年到 2021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量達 51.7 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 31%。IFR 更預估,到了 2025 年底,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年安裝量將達到 69 萬台。
其中,亞洲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在 2021 年所有新安裝的機器人中有 74% 安裝在亞洲。此外,根據 Precedence Research 的資料預估,機器人應用的市場規模有望在 2023 年至 2032 年期間以 12% 的年增率迅速壯大。
而台灣作為全球製造業的中心之一,具有強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需求。根據台灣機器人協會(TAIROA)的報告,台灣的機械產業產值在 2022 年已達到 1.45 兆元,年均複合成長率更高達 27%。
該協會表示,智慧機器人的崛起正在帶領企業邁向更具彈性的製造模式,以因應全球經濟變革所帶來的挑戰,其中台灣在這一轉型中的強勁表現,不僅提高產能,還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和工業 RPA 在製造業中都扮演著關鍵角色,這些技術應用能提高效率、精確性和生產力。
自動化(Automation)是一種使用電子、機器、軟體和電腦控制系統來執行工作或任務,進而減少人工參與的過程。
工業機器人(Industrial Robotics)是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由系統控制的機械設備,能夠執行各種工業任務,例如裝配、焊接、搬運等。
工業 RPA 是一種自動化技術,用於模擬和自動執行日常商業流程中的重複性任務和操作,以節省時間和降低錯誤。RPA 軟體通常需要搭配 AI 應用中的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來進行協作。
今年興起的人工智慧(AI)浪潮,更加推動機器人和自動化市場的發展,過去只能在預先設定的軌道上跑的無人搬運車(AGV),在 AI 科技的推波助瀾下發展成「自主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AMR),AMR 還可以透過 AI 的機器學習來實現自主導航和路徑規劃,使其能夠避免障礙物、優化路徑並自主執行任務,AI 也是邁向工業 4.0 技術的關鍵。
除了 AI 趨勢外,在雲端處理、物聯網(IoT)的推波助瀾下,機器人和自動化市場也出現了一波大升級。連接到 IoT 的機械手臂可以實現遠程監控、故障檢測和預防性維護,從而減少停機時間。協作機器人還可以利用雲端平台來共享和分析數據,來進行執行複雜的運動軌跡計算和控制。
機器人與自動化已經被應用於各行業領域,包括高科技或傳統製造業、物流、醫療、農業等,通常包括傳感器、控制系統和機器人等元件,其中 RPA 更被廣泛導入在電子製造業,包括了:3C 消費電子製造、汽車電子製造、半導體製造與家用電器、電池製造業。
而工業 RPA 能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替員工省下多餘的精力,讓他們能集中於更有價值的工作項目。以下是常見的應用範例:
這些應用場景的導入和使用可以幫助電子製造業實現多項效益,包括生產效率的提升、品質控制的改善、成本降低、庫存優化、物流效率的提高等。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個台灣涵蓋機器人或自動化項目的電子廠:
鴻海集團(Foxconn,也稱為富士康):
核心業務:全球性的電子製造和組裝,包括電視、手機、電腦、智能裝置。
應用領域:自動化生產線、智能製造、自動化測試設備。
台達電子(Delta Electronics):
核心業務: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能源管理系統、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應用領域:生產自動化、智能工廠、能源效率、電力控制。
上銀科技(HIWIN):
核心業務: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機器視覺技術。
應用領域:生產自動化、製造工廠的機器人應用、品質檢測。
凌華科技(ADLINK):
核心業務:工業自動化、自動化控制系統、嵌入式電腦、物聯網解決方案。
應用領域:工廠自動化、工業物聯網、自動化監控系統。
研華科技(Advantech):
核心業務:工業自動化、自動化控制系統、嵌入式電腦、機器視覺技術。
應用領域:工業自動化、自動化檢測、智能製造、醫療自動化。
聯華電子(UMC,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核心業務:半導體製造,提供晶圓代工服務。
應用領域:半導體生產自動化、製程監控。
東元電機(TECO):
核心業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
應用領域:數控機床、工廠自動化、金屬加工自動化。
機器人、自動化和智慧製造產業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它們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還創造了更多電子業、資訊業、工業領域的就業機會。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我們可以期待更多令人興奮的創新和發展,這些將繼續推動我們走向更智慧、更高效、更可持續的未來。
前往 Cake 電子資訊 / 科技製造人才職缺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