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唯一學不會的事情就是放棄!估值 60 億美金的知名外商 SaaS 設計平台公司釋出了產品負責人職位,經歷七輪面試+一個艱難作業,而我最後成功拿到了 PM offer!
小提醒:面試是非常主觀的事情,很可能失敗或者是拿到 offer 後不滿意。但是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的面試經驗,都要逼迫自己從中學習到失敗經驗,讓自己下一次的面試表現更好。我過去被獵頭/HR 主動獵了三次,相信與每次都把握面試機會來優化自己的面試策略有關。
前情提要:我有七年以上產品經理經驗,三年帶團隊經驗。
面對畢業於常春藤大學 (Stanford, UC Berkeley, Princeton..etc.) 擁有在百大企業 Google、Airbnb、Amazon、百度、抖音、騰訊、阿里巴巴等多年工作經驗的 PM 競爭者們,我是如何脫穎而出?
到了最終關,我與其他四位學經歷都超級優秀的候選人競爭相比,我具體是用什麼策略成為最後被選中的那一位呢?
本篇文章分享自己成功面試上世界頂尖獨角獸外商的產品經理面試準備過程,內容顆粒度會細到面對各種 PM 面試題目的應答策略與框架。希望能幫助任何想要踏入 PM 領域的產品新鮮人,或正想要轉換跑道的朋友。
不要丟一份通用型履歷到你非常想要的公司!(通用型履歷:不管公司 JD 怎麼寫,你的履歷都寫一樣內容) 過去我在公司面試超過 200 位「產品經理」相關職位的候選人,對於這部分特別有感。假設今天是面試「電子商務」的職位,候選人的履歷卻大部分強調自己之前做相機的工作經歷,那這些人可能在 HR Screening 就被刷掉了,到不了業務負責人的手上。
所以我自己在找機會時,也特別注意「履歷客制」的部分。成功率高的 PM 履歷,是必須詳細閱讀目標公司的職位 JD,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有相關經歷,並從中找出能夠在履歷呈現自我優勢的地方加以描寫,進而得到面試機會。
畢竟從履歷開始就算是面試環節,履歷中每一段經歷沒有必要把所有完成的事項都寫上,過於繁雜、沒有秩序的履歷會被認定是沒有邏輯的,並且也有可能被面試官定位為沒有事先把控內容質量就投遞履歷的情形。
PM 職位透過獵頭或者認識的人內推,往往會是快速通過 HR 關的方式之一。為什麼呢?
第一個難關:如果是透過自己投遞簡歷到公司網站,HR 必須從大量信件中找到你。
第二個難關:你要如何在沒有人給予介紹或者在零合作經驗的情況下,快速獲得面試機會?
相對來說很難!除非真的特別優秀!但其實,以反饋時間來說,自己投也是慢很多!
有獵頭找上門,即便機會不是想要的,也記得保留這個人脈。職場或者學生時期所認識的人,盡量不要樹敵!因為獵頭有時握有不公開招聘的高級職位,可以請他們推薦。以及同領域的人在未來職場上可能會在你想要的公司工作,這時候如果可以請他們內推,真的會省很多力氣!畢竟連 HR 都沒看上你,更沒面試機會了。職場上有貴人真的很重要。
與獵頭相處是一套哲學,你要懂得進退。因為常常發生的是,獵頭會想盡辦法利用你挖出更多有效人脈,讓他可以去繼續挖。這情況很常發生在你是經歷很吻合的候選人,但是沒在看機會。Again,跟獵頭的關係是一套哲學。
面試的時候,中心思想就是要從 HR 身上挖取到更多有利於面試的資訊。與 HR 相處時,基本做人道理都要有,不要一副自己高高在上一定會被面試上的感覺 (別忘了還有其他競爭者,你不是唯一,時時刻刻保持謙卑)也千萬不要忘記 HR 有權利決定要不要雇用你的。有些公司的 HR 甚至有非常大的權力,即使業務都過關了,HR 覺得溝通力、領導能力不行,你就是會被刷掉。
當自己對專業能力滿意、認為自己是個軟硬實力兼具且適合職位的候選人。面試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要讓每一位面試官都喜歡自己。你很難是產品經理的全才,如何在面試對答說出面試官想聽的答案方向就是核心關鍵。
面試產品經理前的 5 個要點確認:
小提醒:許多很優秀的人往往敗於軟實力 (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因為被認為個性太獨來獨往,給人感覺不喜歡團隊合作。面試時真的要展現自己很開放以及喜歡團隊合作的心態啊!
✨ 產品經理面試基本題:把握 7 問題,好好表達自己!
✨ 產品經理面試專業題:分析 FANG (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 的 PM 面試,歸納出 7 大產品經理面試的必問類別。
小提醒:以上題目真的千奇百怪、超級困難,絕對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產品經理。針對每個題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答題框架非常重要,面試已經夠緊張了,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要如何表達出 Structured Answers 考驗各自的能力與反應。
附表為 2019 美國大公司產品經理面試考題分布(僅供參考)
問題類別 | 所有公司 | Google | Facebook | Amazon | Microsoft |
產品策略 | 24% | 31% | 18% | 32% | 21% |
產品設計 | 24% | 33% | 33% | 4% | 22% |
技術問題 | 9% | 13% | 0% | 4% | 22% |
數據分析 | 12% | 8% | 25% | 3% | 3% |
情境題 | 31% | 14% | 24% | 57% | 32% |
基本上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所有面試題目的類型都先做準備,畢竟它們也是環環相扣、彼此影響的。但如果硬要做準備策略的調整,建議事先探聽問題方向的比重。而技術解釋題可以視面試公司的情況再做最後的時間分配。
接下來,針對上述 7 大產品經理面試的必問類別,逐一進行解析分享!
題目:請提升 Facebook 收入
解答說明:這樣的題目沒有明確告訴你要設計什麼功能,而是給你一個要提升的業務指標。以我個人理解,這個題目其實是要建立出一個可以基於的產品策略,然後進行產品設計的功能,並演示給面試官看。
面試官要看的是你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只追求答案。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只給答案,這是個 red flag,面試官很可能因此就覺得你是個不思考的候選人,而放棄你。
1. 確認公司情況
○ 現況:Facebook 變現的手法是廣告變現。
○ 核心數據: LTV、ARPU → 人均廣告展示數、人均廣告點擊率影響收入。
2. 列下解法
○ 建立用戶旅程中與收入最相關的架構:用戶在訊息流瀏覽 → 看到廣告 → 點擊廣告
→ 以上的架構就可以是 產品設計基於的策略,我們產出的策略就是優化每一個節點的轉化率
這裡使用腦爆解法(列出兩個做示範)
A. 優化廣告展示數:提升日人均看到的廣告數 → 加更多廣告位
B. 優化點擊廣告率:優化廣告推薦演算法
3. 討論解法
○ 加更多廣告位、優化廣告推薦演算法→ 可以使用 ICE 框架判斷優先級
Impact:這個解法對於業務指標的達成成績
Confidence:自己是否有信心這個影響是真的可以成真的?(基於市場競品的激烈競爭)
Ease:這個解法的開發成本為何?(客戶端/服務端/…)
→加更多廣告位:可能導致更打擾用戶體驗,導致留存下降。雖然開發成本低,但是影響過於負面,所以優先級低。
→ 優化廣告推薦演算法:涉及到ML機械學習 (Machine Learning) 的話不確定性通常都很高,前期與開發的溝通成本也會高,但是如果能 提升個性化廣告推薦演算法。影響相當高,雖然開發成本也高,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持續該投入成本的方向。
4. 結論
○ 產品策略是:用戶瀏覽 → 廣告展示數 → 廣告點擊率
基於這樣的架構,思考兩個轉化率要使用怎樣的產品設計來優化。
○ 推薦解法是:優化廣告推薦演算法
權衡與風險:Machine Learning 的不可預測性非常高,排期難以預測
衡量成功指標:人均廣告展示數、人均廣告點擊率、LTV (生命週期價值)、ARPU (用戶平均價值)
題目:請替 Facebook 設計電影功能
解答說明:針對本類題型特別推薦使用 BUS 框架進行思考,相對而言是有系統的,且在緊張的情況下也比較不會過於慌。
「產品設計」問題 3 類型:新功能優化、既有功能優化、挑選最喜歡/最討厭的產品進行優化。
本題分析:既有功能優化/解法:採用 BUS 框架,公司情況 > 分析用戶 > 設計解法
公司宗旨
技術情況
市場情形
→ 談完公司情況後,可以跟面試官說自己認為做電影就是在做影片 (把自己如此認為的原因與對方說)並且確認:有沒有任何期望自己更專注的數據指標 (收入/用戶參與率等等)。如果沒有,自己會專注於某數據,因為 xxx。把自己的思路 (原因/結果) 都明確告知。
生產側 (創造者,Creator)
消費側 (觀看者,Viewer)
生產側一般用戶的痛點
→ 我選擇做影片是個很孤單的體驗,因為做影片是最多用戶會接觸到的場景,對業務指標影響較大。其他兩者是基於做完影片後,才會延伸出的需求。
再次使用 ICE 框架判斷優先級並針對選出的解法還要給出以下資訊:
Trade-off (權衡之處):很難有解法是完美的。這個解法有哪些需權衡的地方?妥協了什麼?造成哪些影響?這些都要思考清楚。
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這個解法有風險嗎?例如說隱私問題?
衡量成功的數據指標:可以不只一個指標,但你說出一個指標後就要說出為什麼你認為要使用這個指標?(人均月加好友數/使用過功能後的留存)
題目:請替 Facebook 定義數據指標
解答說明:
1. Goal:今年的業務目標是什麼? — 假設業務目標是收入
2. Action:找出與業務目標相關在應用內的行為 — 以「觀看廣告」為例
3. Metric:根據行為去定義相關數據 —
(1) 業務關鍵數據:人均廣告展示次數、人均廣告點擊次數、人均廣告點擊率、廣告主下廣告總量等
(2) 整體關鍵數據:LTV、ARPU 等等
4. Evaluation:衡量以上數據是否夠精確或能幫助進行產品決策? — 每個數據都要可以進行用戶分群各自監測數據:分市場、分新老用戶、分高低使用頻率用戶等等。
題目:Facebook DAU 下跌 30%,怎麼辦?
解答說明:
1. 確認問題的範圍與定義 — 縮小問題範圍
2. 追根究底找出根本問題 (Root Cause)
內部問題 (Internal)
外部問題 (External)
3. 結論 (Summary)
綜合上述,針對 Facebook DAU下跌 30% 的情況,首先定義問題範圍、然後從內部與外部原因去定位問題,進而找出根本原因,進行修正。
題目:YouTube每日收入多少?
解答說明:這類題目面試官可能也沒有正確答案,他只是想要看你如何分析問題,進而有一個思路去得到一個答案。所以就算你知道答案,也千萬不要直接給一個數字。
1. Clarify 釐清問題
2. Map out calculation 公式化問題
3. Round number 使用好估算的數字
年齡 0–20:300M * (2/8) * 0% (20歲以下不能用 YouTube)
年齡 20–30:300M * (1/8) * 100% = 37.5M
年齡 30–40:300M * (1/8) * 100% = 37.5M
年齡 40–60:300M * (2/8) * 50% = 37.5M
年齡 60–80:300M * (2/8) * 50% = 37.5M
→預估出來 150M 為每天美國日活躍的用戶數
4. Summary
簡短做出結論並估算數字合理性,與面試官確認是否有任何疑慮。以上的回答是否是他可以接受的呢?
題目:網路是怎麼運作的? (常考題)
解答說明:
1. Clarify 確認問題定義
網路可以是點對點之間的數據傳遞技術,也可以是區塊鏈(Blockchain)相關技術。
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在瀏覽器 (Browser) 輸入一串 URL 後獲得搜尋結果。與面試官確認往這方向深入討論是否可以呢?這樣主動定方向的好處是,可以規避自己不熟悉的技術盲區,通常面試官會樂意接受自己主動去定義方向。但也可能會有面試官拒絕此方向的可能性。
2. Step-by-Step 一步一步解釋
面試現場如果有白板或者任何服務工具,可以劃下視覺化流程 (服務端與客戶端交互),方便與面試官溝通。
角色介紹
實際行為
可以使用譬喻法輔助:其實網路就像是透過電話簿打電話的概念
3. 結論
簡短把剛剛說的話用總結的方式再說一次,呈現出自己溝通技巧以及總結能力:當我收入 URL,DNS 會剖析它成為 IP 地址,透過網路跟服務端進行交互,如果有結果,就會透過網路返回至客戶端,也就是我的裝置。
解答說明:運用 STAR 法則,確保自己的回答有架構
1. Situation:任務的場景
2. Task:明確說出被給予的任務
3. Action:執行的事項
4. Result:執行的結果、學習到的事物
💡 以下例題作為說明:職涯中若與同事發生衝突的經驗?
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以上七種產品經理面試中會遇到的題型,都不是特別簡單。所以練習真的很重要!不要裸面 (沒準備就面試),會留下黑歷史給企業的資料庫。我個人練習花了至少三個週末,而且週末是全天在練習,我個人面試練習方式如下:
1. 面試中的學習:面試很看緣分,有時失敗了不是你的錯,而是面試官跟你對談的氣氛已經不對了 (換個角度想,你避免了可能不適合你的工作環境)。但是你一定要從每一次的面試中學到東西,避免下次再犯。
2. 面試官資訊:再次強調,盡量獲得面試官的資訊 (尤其是 LinkedIn),並且研究每一位面試官,去定製化應答策略絕對有助於通過面試。
3. 自我表現:記得面試的目的是,讓面試官喜歡自己、認可自己!多去思考自身優劣勢,以及 JD 上提及的要求。面試過程中要規避自己的弱勢,多主動出擊掌握話題,凸顯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