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聽聞許多平面設計師紛紛轉行做「 UI 設計師」,到底「 UI 」是什麼?設計人如何自學?學會了之後又該上哪找工作?
這次 Cake 找來了新創業界兩位 UI 設計師,兩位剛好代表著兩種路線:「有正規美術訓練經歷」與「非設計本科系入行」,剛好能讓不同背景的求職者對照自身的情況,一探究竟 UI 這個神秘又熱門的新興產業。
UI(User Interface)中文是「使用者介面」,原先是工業設計的概念,泛指人跟機器互相交換訊息的一種媒介,是為了讓使用者可以方便有效操作硬體跟軟體,以達成所需要的互動或目的。演變至今,隨著手機等裝置的發達,UI 設計這塊逐漸接近軟體設計的範疇,不再是工業設計專屬。
擔任兒童遊戲軟體 Roam&Wander UI 設計師的 JiaJhen 就表示,雖然都叫 UI 設計師,不過因為這是個還在發展中的產業,每家公司要這個職務做的事情可能會差距很大,但通常它會是一個中間的角色,上面有產品經理、PM、UX Designer,後面有工程師、開發者。
以她的情況而言,完整的工作流程大概是:要先跟使用者溝通,提出使用者的痛點,進而發展一系列的使用經驗,如規格書、Wireframe(線框稿)、Mockup(設計模型),接著跟工程師溝通。一般來說工作會停留在平面,不會碰到 code。
而在做美國教育服務的 Tickle App 擔任 UI 設計的 Samuel 則說明,業界泛稱的UI設計師有兩種,第一種是跟流程規劃相關,根據客戶提案需求,規劃App或網頁的流程,和 JiaJhen 描述的工作較接近。另一種是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除了 UI 的工作以外,還要根據品牌風格直接做出視覺頁面。
Samuel指出,以台灣來說,像是鴻海、趨勢這類型的大公司會把 User Research、UI 和 GUI 的部分拆分開來進行;許多中小型企業、新創公司則是採取綜合的方式。以他的工作而言,上級若開出一個功能需求,例如公司想做一個網路商城,他就得去確認公司產品本身的視覺規劃,將不同產品整理出頁面的需求,例如 A 產品需要角色、頁面需要影片,B 產品適合用靜態網頁呈現、按鈕擺在哪比較好等等。
UI 設計是左右腦都須充分使用的一個任務。就具體的技術來說,JiaJhen 和 Samuel 都表示時下盛行的 UI 製作軟體是絕對必備的,如Sketch 或 Photoshop,也要隨時能跟上新的工具。同時 UI 設計也是一個需要強大邏輯力、觀察力、溝通力、美感的工作,這些比較抽象的技能組就與人格特質較相關,當然,也能透過練習來進步。
而 UI 設計師工作的發展,前景是蠻明亮的。相較國內平面設計入行的低起薪,UI 設計一般能多 5-10k 的起價,薪資天花板也不像平面設計如此受限。未來朝國外發展的機會相較之下也更多,像是日本、新加坡、歐美都會錄用台灣的 UI 設計工作者。
談到這裡就不禁讓人好奇,國內並沒有 UI 設計的相關科系,兩位設計師是如何走上這條職涯道路的呢?
畢業於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的 JiaJhen,從小都是讀美術班上來的,有完整的美術訓練背景,在大學時也上了各種多媒體設計的課程。出社會之後到廣告公司、平面公司上班,累積了品牌和與客戶溝通相關的經歷。有天就被找到現在 iCook 的崗位上工作,不過在此之前,其實她對「UI」是一知半解的(畢竟這是近年才備受重視的概念),但過去所做的其實都為現在提供了養分。
而 Samuel 大學是唸台科大電機系,原本就是成天和程式碼為伍、注重理性思考的學生,但在通識課因緣際會遇見了設計系的同學,發現設計在產品開發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便開啟了自學平面設計、UI 設計之路。他認為工程師有著程式設計的能力、注重邏輯思考,對於 UI 設計這樣的工作進入門檻比較低。
從兩位的路徑來看,UI 設計師的養成和「自學能力」有非常大的相關,如果只走體制內的學習路線,是沒辦法勝任這樣的新興工作的。而關於自學,Samuel 推薦除了最基本的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Materia Design Guideline 以外,還有網站像是優設、Little Big Details。此外,Medium 上值得追蹤的有 UX Pin、Muzli、Sketch、Figma Design、AAPD,線上課程他則推薦 Hahow 的 iOS 入門--從介面設計到開發。
JiaJhen 也表示 Medium 是她常常學習新知的管道之一,Intercom 和 UX Design Collective 是她常關注的帳號。此外,Twitter 的Chris Messina、Julie Zhuo,臉書社團 Taiwan UI/UX Designers、UI club、UI 設計師精進會 也會有許多值得一看的資訊分享。她也十分推薦 Sidebar 這個服務,每天會用 Email 的形式送 5 個值得關注的文章、產品、App 或 Web 相關的連結給訂閱者。
千辛萬苦自學技術之後,國內求職平台對 UI 這樣新型態的工作職缺有專門提供媒合的地方嗎?
JiaJhen 和 Samuel 都認為,傳統數字銀行有時候還是會釋出相關職缺,但好缺比較少,比較建議從新創平台如 Cake 找工作、Yourator 來找,Facebook 的 UI 相關社團也常會有公司在上面徵人。不過 Samuel 提醒求職者要多打探企業文化,以免常會有公司打著找 UI 的名號,卻只是想用低薪找來畫 Banner 的人。而國外求職平台 Dribble、LinkedIn 都是可以參考的。
最後,JiaJhen 表示會希望更精進自己寫 Code 的能力,能與工程師溝通得更順暢;而 Samuel 則努力進修平面設計與手繪能力,希望能趕上美術人才的美感。從他們的故事可以看到,要成為一位戰無不勝的 UI 設計,不同科系與行業可能都有各自的優勢,但卻很少有一個能統包所有 UI 需要的技能,所以不斷地涉獵新知和自學,是這個產業最重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