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期除了找工作還能做什麼?提升競爭力的 3 個方法與心態調適

在轉換工作時,你是裸辭派,還是確認下個去處後才辭職的穩健派?職場狀況百百種,我們不一定可以百分之百掌握,如果今天你是在倉皇的情境下離職,或是因為市場變化沒有即刻找到新的工作,該怎麼好好善用待業的這段時間?待業期間可以做哪些事來提升競爭力?面對來自自己、身邊親友的壓力,又可以怎麼應對?一起來看看我們整理的待業心法吧!

誰說待業就停滯?提升競爭力的 3 個方法

1. 跳脫思考框架,傾聽內心真實想法

如果你奉行學以制用的想法,或是已經在同樣領域、職能工作多年,難免會從自己做過的、熟悉的事情中去尋找新的機會;若是你很確定自己的能力與目標,這樣的方向當然未嘗不好。

但可以思考的是,待業期間是我們告別學生身份後,在退休前難能可貴、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如果過往你常覺得被工作追著跑、對人生感到茫然、常因為工作產生負面情緒,也許是時候你該告別過去的想法,試著探索不一樣的可能。

你所要找的工作,真的是你喜歡的嗎?你會做的事,真的只能做這個工作嗎,還是他們是「可轉移技能」?你擅長的技能當中,是否可以提供你其他領域的機會?你平常關注的、喜歡的議題,有沒有可能成為職涯的一部分?

有時我們可能太被自己過去的學經歷所限,所以傾向作出有把握的選擇,在職期間也沒有太多心力去思考其他可能性。而在待業期間,正是一個可以好好沈澱的機會,也是一個你能仔細思索不同決定的好時機。

2. 拾起過去忽略的連結,建立深度人脈

在職場有個現象是,當你的職位做得越高、年資漸深,這個時候你可能不需要在自己投履歷找工作,而是機會會自己找上你。當然,不可諱言這大部分是工作成果的累積所帶來的轉變,但是也可看出在職場創造能見度、擁有豐富人脈資源的重要性。

也許從還是學生的時候開始,我們就藉由參加活動、課程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但是在開始專注在正職工作後,是否就不再聯繫那些跟現職比較沒有關聯的老師、前輩、朋友?

如果一直待在同樣的領域,所接觸到的人有限,能夠得到的資訊、機會也有限。待業的這段期間,不妨試著與過去有不錯的關係、卻疏於聯絡的人脈重建連結,或許可以從對方那邊獲得有趣的機會、交換彼此可以提供的價值,或是單純聊聊不同產業的 insight,都可能會對之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聯繫這些久未謀面的朋友時,建議大家不要一開始就要求提供工作機會,就算過去的關係非常密切,也可能會顯得唐突,而且對方也並沒有義務要給予我們協助。比較妥善的做法是當我們說明自己的需求時,也同步告知對方我們可以提供的價值,像是產業資訊、不同職位的技能等,讓對方瞭解他也能夠有所收穫。在與不是非常親近的人脈互動時,尤其需要注意這點。

想了解如何藉由「平時的經營」讓機會自動找上門嗎?推薦你本集的《科技職涯 Talent Connect》Podcast 👇

心態, 競爭力, 找工作, 求職, 待業, 空窗期

3. 待業期間更需要儀式感,建立規律而有成效的生活步調

剛恢復自由的生活,難免會比在職時放慢步調,如果你辭職本就是為了休息當然無妨,但如果你想要維持在職時對專業的熟悉度、維持自己的自信與正向心態,就不能不重視所謂的「儀式感」。

什麼是待業的儀式感?意思是就算待業時比較自由,你也應該保持在職時的專注力在時間安排上,而這些安排應該要能夠讓你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如同工作能帶給你的成就感,持續的輸入與輸出。

那麼,「待業的儀式感」可以有哪些具體行動?你可以參考下列幾個做法:

  • 規律的作息,盡量維持如同在職時的上下班時間區分做事和休息的時段,一樣在假日時才給自己比較多的放鬆。可以仿照讀書時的課表,根據自己的習慣將一天的八小時工時區分成幾個時段,為每個時段安排一個主題的輸入或輸出,並且有意識地嚴格地要求自己的時間管理。
  • 雖然沒有上班,仍不能停止對產業、技能、職場的關注,尤其時在職時無暇深入研究的主題,可以妥善利用待業的這段期間深入的了解,並培養自己的 insight,為求職做準備。
  • 記錄自己每日的進度和收穫。待業期間是成長停滯、衰退還是前進,端看每個人的自律程度,而這段時間我們沒有外力、工作上的要求去推進自己的能力,就更需要有仔細的自我覺察。建議可以記下每天做的事還有待改進之處,有意識地去感受自己的改變,進而保持積極的心態。
  • 刻意維持社交的行爲。待業期間,可能是不想花錢、可能是沒自信,都會讓我們對於與人接觸興趣缺缺,甚至感到害怕,因此越來越離群索居。然而,刻意維持社交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習慣了不需要對話表達的日子,便有可能在面試時疏於表達,甚至連以前擅長的專業都說得不清不楚,這可是非常嚴重的呀!因此,盡量不要推辭太多聚會,在能負擔的情況下還是多與人交流,說不定會獲得什麼意想不到的機會呢!

延伸閱讀:怎麼無痛轉職?年後轉職指南:寫履歷、面試、談薪水 3 大重點告訴你

待業壓力好大怎麼辦?培養能讓你感受到進步的興趣

心態, 競爭力, 找工作, 求職, 待業, 空窗期

每個人對於閒暇的態度不同,有些人慶幸可以藉由待業期間好好休息,也有人天生有點工作狂、閒不下來。無論你是哪種,相信待業的時間一長,都會倍感焦慮;面對來自身邊親友的詢問、內心對自我的質疑,待業期間的壓力可以怎麼排解?建議大家可以培養一些能夠「讓自己感受到進步」的興趣。

聽音樂、追劇固然是興趣沒錯,但是這些偏娛樂性的興趣通常可以在當下讓你紓壓,結束後卻可能還是得面臨排山倒海的壓力。因此,可以選擇會產生成效的興趣,像是運動、看完一本書後整理心得、學習語言等,這些能夠明顯感受到生理、心理或是特定技能進步的興趣,都可以幫助你專注在自己的成長。當然,如果你可以從過往的工作經驗中,找出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鑽研,屆時也能在求職時作為幫襯,便是再好不過的了。

延伸閱讀:長時間空窗期,履歷怎麼寫?面試怎麼說?

工作不容易,辭職後也不輕鬆,在這個市場更迭快速的時代,就連待業也不得閒,需要保持學習和成長的步調,才能在求職、開始新工作時維持自己的優勢和競爭力。然而,找工作需要機運,若是遇到自己無法掌握的待業狀況,祝福大家都能夠持續準備好自己、找到適合的機會!


3 Benefits of Subscribing to Cake's Newsletter

  • Bi-weekly newsletter updates
  • Industry trends and skills recommendation
  • Latest job openings and job search information
Newsletter

Resume Builder

Build your resume only in minutes!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Career Planning
Mar 6th 2024

DISC 人格測驗是什麼?一解 DISC 測驗,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DISC 人格測驗是許多企業為了快速了解求職者的性格而採用的測驗之一,再利用 DISC 測驗結果進行工作上的內容分配。本篇將會向大家說明 DISC 測驗是什麼,以及企業或個人該如何運用 DISC 測出的人格特質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