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mes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ntact job applicants for higher recruiting efficiency. The Choice of Hundreds of Companies.
園藝系出身,我了解到植物健康管理,除了病蟲害發生後的施藥,也可以從栽培管理去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像是適當的行株距、適時修剪或是適量的肥料。園藝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或生物相關工作。第一份工作在社福單位帶領智能障礙學生種植蔬菜,累積實作經驗。除此之外,也認識一些蔬菜病蟲害。例如:十字花科蔬菜的常見蟲害為鱗翅目的昆蟲、瓜果類蔬菜則容易受果實蠅叮咬。
過後,至農業試驗所,執行水稻育種,接觸水稻栽培。育種項目就包括抗病育種,因此認識了一些水稻的重要病害。比如,胡麻葉枯病和稻熱病,兩病害病癥相似,然稻熱病好發在第一期作,而胡麻葉枯病則是第二期作會比第一期作嚴重。此外,如未來有水稻病蟲害的疑問,這份工作所認識的人,都會是我可以請教的專家。第三份工作,是在臺灣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執行科技部計畫。這份工作經常要與教授討論計畫執行的狀況。因此,除了將執行計畫的經驗類化應用在有害生物的監測或是執行研究單位的調查,與人溝通也是在未來擔任儲備植物醫師中,需要的技能。這也是我持續學習的部分。
三月 2021 -
八月 2022
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實驗室計畫行政核銷及試驗執行。試驗室計畫時程規劃、出差申請、出差人員組織及出差後經費核銷,皆屬於行政核銷。試驗內容為蚯蚓採集、樣本的處理及樣本資料整理分析。行政事務是本身比較不熟悉的工作項目。不過,藉由請教他人或是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我也慢慢上手。另外,我學習一些分子遺傳試驗操作,像是萃取DNA、電泳。我也持續學習R語言,並利用R 語言將試驗資料視覺化。
十月 2018 -
三月 2021
主要協助進行稻作育種研究,從雜交育種、材料栽培至性狀調查到資料統整分析。雖然我沒栽培過水稻,但作物栽培的原理都是相近的,將過去的經驗來類化應用,再加上實驗室同事的指導,讓我很快就熟稔研究室研究。另外,學習R語言,並用來進行統計分析,也是在農試所中開始接觸及學習能力。工作期間,協助老闆建立水稻秧苗篩選的條件,及統整紋枯病抗病研究,以海報發表在農藝學會。
三月 2016 -
九月 2018
帶領智能障礙的學員,進行每日的園藝療育課程。期間,學習栽培許多種類的蔬菜,像是如何採收竹筍,栽培各種葉菜類以及各種栽培時機。在初級教保員的研習課程中,認識智能障礙者,以及學習帶領學生的技巧。因此,也讓自己可以逐漸從毫無方法到較能熟稔帶領一個班級進行農場工作,並讓學生親自採收自己栽培的蔬菜。將一件事從無到有的完成,就會帶給老師以及學生很大的成就感。
2023 - 2024
目前就讀Master of agriculture science。雖然是學習過去可能有學習過的科目,但也算是以全英文的模式重新複習,以及我當時學習時比較不一樣的角度來學習。主要想要在課程內,學習植物保護的知識。在未來,往植物保護的領域中像是生物製劑、環境友善藥劑或技巧友善農耕這些領域前進。
在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作物組,在自己的實驗中,強化對植株性狀調查及生長觀察。更學到利用HPLC來分析葉片內目標二級代謝物的含量與其生長階段之間的相關性。對於疑問或困難,除自己找答案,有時與指導教授及學長姐討論,總能引導我思考,建立我對處理問題的思考的脈絡。
2008 - 2012
參與自然生態保育社,期間擔任植物組幹部,替社團開辦植物辨識課程。為了增加對植物的認識,有修習植物分類學,跟著老師從身邊的常見植物開始認識,並且在寒假期間,擔任南仁湖的生態調查志工。亦有幸於社團年度展覽中擔任展出內容之編輯,主責食物里程相關內容,從資料蒐集、訪問、講師邀請乃至於編審、排版,讓環境相關的知識得以藉由圖文並茂的展版及輕鬆的解說讓更多人了解。
園藝系出身,我了解到植物健康管理,除了病蟲害發生後的施藥,也可以從栽培管理去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像是適當的行株距、適時修剪或是適量的肥料。園藝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或生物相關工作。第一份工作在社福單位帶領智能障礙學生種植蔬菜,累積實作經驗。除此之外,也認識一些蔬菜病蟲害。例如:十字花科蔬菜的常見蟲害為鱗翅目的昆蟲、瓜果類蔬菜則容易受果實蠅叮咬。
過後,至農業試驗所,執行水稻育種,接觸水稻栽培。育種項目就包括抗病育種,因此認識了一些水稻的重要病害。比如,胡麻葉枯病和稻熱病,兩病害病癥相似,然稻熱病好發在第一期作,而胡麻葉枯病則是第二期作會比第一期作嚴重。此外,如未來有水稻病蟲害的疑問,這份工作所認識的人,都會是我可以請教的專家。第三份工作,是在臺灣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執行科技部計畫。這份工作經常要與教授討論計畫執行的狀況。因此,除了將執行計畫的經驗類化應用在有害生物的監測或是執行研究單位的調查,與人溝通也是在未來擔任儲備植物醫師中,需要的技能。這也是我持續學習的部分。
三月 2021 -
八月 2022
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實驗室計畫行政核銷及試驗執行。試驗室計畫時程規劃、出差申請、出差人員組織及出差後經費核銷,皆屬於行政核銷。試驗內容為蚯蚓採集、樣本的處理及樣本資料整理分析。行政事務是本身比較不熟悉的工作項目。不過,藉由請教他人或是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我也慢慢上手。另外,我學習一些分子遺傳試驗操作,像是萃取DNA、電泳。我也持續學習R語言,並利用R 語言將試驗資料視覺化。
十月 2018 -
三月 2021
主要協助進行稻作育種研究,從雜交育種、材料栽培至性狀調查到資料統整分析。雖然我沒栽培過水稻,但作物栽培的原理都是相近的,將過去的經驗來類化應用,再加上實驗室同事的指導,讓我很快就熟稔研究室研究。另外,學習R語言,並用來進行統計分析,也是在農試所中開始接觸及學習能力。工作期間,協助老闆建立水稻秧苗篩選的條件,及統整紋枯病抗病研究,以海報發表在農藝學會。
三月 2016 -
九月 2018
帶領智能障礙的學員,進行每日的園藝療育課程。期間,學習栽培許多種類的蔬菜,像是如何採收竹筍,栽培各種葉菜類以及各種栽培時機。在初級教保員的研習課程中,認識智能障礙者,以及學習帶領學生的技巧。因此,也讓自己可以逐漸從毫無方法到較能熟稔帶領一個班級進行農場工作,並讓學生親自採收自己栽培的蔬菜。將一件事從無到有的完成,就會帶給老師以及學生很大的成就感。
2023 - 2024
目前就讀Master of agriculture science。雖然是學習過去可能有學習過的科目,但也算是以全英文的模式重新複習,以及我當時學習時比較不一樣的角度來學習。主要想要在課程內,學習植物保護的知識。在未來,往植物保護的領域中像是生物製劑、環境友善藥劑或技巧友善農耕這些領域前進。
在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作物組,在自己的實驗中,強化對植株性狀調查及生長觀察。更學到利用HPLC來分析葉片內目標二級代謝物的含量與其生長階段之間的相關性。對於疑問或困難,除自己找答案,有時與指導教授及學長姐討論,總能引導我思考,建立我對處理問題的思考的脈絡。
2008 - 2012
參與自然生態保育社,期間擔任植物組幹部,替社團開辦植物辨識課程。為了增加對植物的認識,有修習植物分類學,跟著老師從身邊的常見植物開始認識,並且在寒假期間,擔任南仁湖的生態調查志工。亦有幸於社團年度展覽中擔任展出內容之編輯,主責食物里程相關內容,從資料蒐集、訪問、講師邀請乃至於編審、排版,讓環境相關的知識得以藉由圖文並茂的展版及輕鬆的解說讓更多人了解。